[发明专利]一种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6141.9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涛;杨淑红;朱延林;马永涛;晏增;赵蓬晖;王文君;罗晓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13/00;A01G29/00;A01B39/02;A01B39/22;H05B3/02;H05B3/20 |
| 代理公司: | 保定超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61 | 代理人: | 王亚男 |
| 地址: | 450008***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叶 杨树 品种 育苗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红叶杨树品种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组、立柱支撑组及抬升底板,抬升底板设置于立柱支撑组内;固定框架组包括多组镂空钢架,多组镂空钢架首尾拼接平行于地面放置呈矩形;立柱支撑组包括匹配于多组镂空钢架焊接对角的立柱钢架,多个立柱钢架与多组镂空钢架与对角处焊接连接,抬升底板设置于多个立柱钢架之间,且立柱钢架内设有用于升降抬升底板的升降机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在进行红叶杨树苗的种植过程中为根系部位提供更加全面或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同时利用底部加温配合传统的外部棚罩使其幼苗在部分寒冷环境中更易存活且生长健壮,另外还可更好的配合人工进行起苗移栽,极大的降低了人力输出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叶杨树品种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红叶杨是指叶片为红色的杨树品种的统称,包括‘中红杨’、‘全红杨’和‘靓红杨’等品种。‘中红杨’是美洲黑杨的红叶类芽变新品种,随后在‘中红杨’基础上培育出‘全红杨’和‘靓红杨’等红叶杨树品种。‘中红杨’树干通直圆满,在速生上与美洲黑杨相近,当年的扦插苗生长高度可达4-4.5米,最大苗高5米以上,当年地径3.5cm左右,最大地径可达5cm;二年生长高度一般可达5-8米。但‘全红杨’、‘靓红杨’等红叶杨品种随着叶片的红色色系加深,叶片色彩变得更加鲜艳靓丽,苗木的生长速度也逐渐降低。随着城市园林、道路、绿化建设力度的加大,红叶杨树品种是少有的彩叶类乔木树种,因其色彩独特、层次丰富的叶色,并且集绿化、彩化、净化多种功能于一体,能为生产使用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道路、公路绿化上,它既提高了绿化的观赏性,又可美化道路环境,丰富道路景观,提高行车质量,又可以防风、防沙、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
‘中红杨’同美洲黑杨一样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和耐瘠薄能力,但‘全红杨’、‘靓红杨’等叶色更加突出的红叶杨品种的抗寒性和耐瘠薄能力却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使其幼苗根部在培育种植阶段更加受制于我国地域的限制,从而导致初始种植受到较大的限制;另外有些树苗的栽种是半成年期的,在起苗等操作过程中就较为费力了,人工独立挖种耗时也过长,另外在传统的种植活动中,手段也过于保守,不利于红叶杨树品种更好的生长。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部分寒冷环境中更易存活生长并进行移栽的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组、立柱支撑组及抬升底板,所述抬升底板设置于立柱支撑组内;
固定框架组包括多组镂空钢架,多组所述镂空钢架首尾拼接平行于地面放置呈矩形;
立柱支撑组包括匹配于多组镂空钢架焊接对角的立柱钢架,多个立柱钢架与多组镂空钢架与对角处焊接连接,所述抬升底板设置于多个立柱钢架之间,且立柱钢架内设有用于升降抬升底板的升降机构。
在上述的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中,所述升底板为不锈钢材质,其顶端凸起,整体呈金字塔形,顶端凸起与对角的倾斜度为3-6度。
在上述的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中,所述抬升底板内还设有空腔,其中包括了加热层、浇注层和震动层。
在上述的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中,所述加热层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承板,所述承板上安装有电加热片。
在上述的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中,所述浇注层包括空腔板,所述空腔板上连接有导管,导管露出于外部用于供料,所述空腔板上层固定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凸柱,凸柱也为空心结构,内置引导棉贯穿,所述承板和抬升底板上均配合开设有孔洞。
在上述的红叶杨树品种的育苗装置中,所述震动层包括设置于抬升底板最底部的多个振动器,呈规律间隙排布,所述振动器的顶部与空腔板的底部相抵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板修边机
- 下一篇:用于岩土工程物探的勘察装置及其勘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