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平面三向织物的圆织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4329.X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奇;王振喜;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宸石家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D03C5/00 |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郑叶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鑫源路与外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平面 织物 圆织机 | ||
本发明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平面三向织物的圆织机,包括圆织机,所述圆织机包括基础平台、下层纱架、基础板、支架、第二层固定平台、二层回转平台、上层经纱架、上层经纱控制部件、上支架、下层经纱控制部件和上层开口和织物定尺环部件,整体结构紧凑:根据平面三向织物的织造原理,将其经纱系统相向移动构成经纱片纱系统织造的要求,两组同心圆柱状经纱系统来实现,开口、送经、引纬、压纬和卷取均为匀速连续运动,使整机的运行稳定、稳固,运动顺畅;工艺必需的综框的周向移动,专门的机械机构在环形滚动导轨的支撑和导引下完成,由于移动距离小,仅为1个经纱间距,所以对整机的冲击小,有助于实现连续、稳定、高速运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平面三向织物的圆织机。
背景技术
常规的平面两向织物,见图1,有相互垂直的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这类正交结构的平面织物能在与纱线平行的方向上有效地传递或承受载荷;在其它方向上织物抵抗载荷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大幅下降;即使载荷沿着纱线排列方向,该类织物抵御剪切变形和剪切破坏的能力也很弱,在织物垂直织物平面的外力集中冲击时,只能沿经纬向四根纱线向四周辐射,因应力集中而遭受破坏。不能很好地满足纺织品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力学性能的要求。
(3)平面三向织物,见图2,由3组互成通常为60°夹角的纱线交织而成。织物沿各个方向的承载力比较均匀,无论受力方向是否沿着纱线方向,无明显的抵御剪切变形和剪切破坏的薄弱方向,即使是较稀薄的织物,尺寸稳定性也很好;受到垂直织物平面方向的外力冲击时,织物在周向上的受力变形比较均匀,不易出现常规平面两向织物局部应力集中致使纱线断裂破坏的现象。该织物的近似各向同性的特点,能在提供轻质高性能产业用布特别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平面三向织物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领域。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已掌握规模生产平面三向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技术,但其生产效率不高,品种较少。他们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国内在该技术领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5)1976年,美国的巴伯尔柯尔曼公司研制成功TW2000型平面三向织机并在美国格林威尔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后来,日本丰和(Howa)机械有限公司获得Tri-AxTWM型平面三向织机的独家生产权。其织机采用刚性剑杆引纬,筘幅可达120cm,入纬率为144m/min。
(6)目前,国际上唯一生产、销售平面三向织机的厂商是日本的Sakase-Adtch公司,欧美日在三向织物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研究方面遥遥领先,并对我国实行严格的技术封锁。
(7)目前平面三向织物织机的织造原理如下:
通过两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的方式,见图3。
该种织机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如为:采用传统织机的开口运动方式,前提是有1个或1套使两组经纱以相反的方向越过织幅的进给运动装置;当1组经纱到达织物边缘时,它必需要从一组经纱的运动模式转换为另一组经纱的运动模式;为避免经纱在综片后面的纠缠,在进给运动中,经纱供给必需和开口机构同步运动。织造过程中经纱和综丝的回转运动见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宸石家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宸石家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