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接入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4042.7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付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凭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封浪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接入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责接入检测方法和装置。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受光器的输入端接直流接线端,输出端接处理器模块;第一交流接线端经第一下拉电阻接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一端,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另一端接第二负载接入端;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受光器的输入端接直流接线端,输出端接处理器模块;第一交流接线端接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一端,第二交流接线端经第一分压电阻接第一负载接入端,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另一端经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于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一负载接入端之间。负载接入时,第一双向隔离光耦会输出电流,第二双向隔离光耦输出电流会发生变化,检测该两个电流即可实现对负载接入、短路、过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流保护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负载接入检测装置和负载接入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民用建筑中,使用的几乎都是220V/360V市电,且多使用漏电保护器集中管理屋内电气设备,市电接入漏电保护器,再由漏电保护器分多个回路连接至各个末端,市电通过漏电保护器直接与末端连通,每一个末端的工作相互独立,在一个末端发生短路、漏电、强电时,漏电保护器关断,停止对所有末端的供电。
现有的漏电保护器存在以下不足:1、漏电保护器需要闭合后,才可给末端供电,且正常情况下,漏电保护器保持闭合状态,这样,末端的电压即为市电电压,生物触碰到火线后即会导致触电,安全隐患一直存在。2、漏电保护器仅会在过流、漏电等情况下自动断开,即先给负载接通市电后再判断电流大小,在过流时再断开,仍存在过流引发火灾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负载接入检测装置,以实现无负载无高压输出,以及预判是否会存在负载短路或过流的情况。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载接入检测装置,包括直流接线端、第一交流接线端、第二交流接线端、启动检测模块、短路检测模块和处理器模块;所述直流接线端用于连接直流电源;第一交流接线端和第二交流接线端用于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两个电极;
所述启动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受光器的输入端接所述直流接线端,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所述处理器模块;所述第一交流接线端经第一下拉电阻接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一端,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另一端接第二负载接入端;
所述短路检测模块包括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受光器的输入端接所述直流接线端,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受光器的输出端接所述处理器模块;所述第一交流接线端接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一端,所述第二交流接线端经自恢复保险、第一分压电阻接所述第一负载接入端,第二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的另一端经第一限流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和所述第一负载接入端之间。
进一步的,装置包括一级变压模块和二级变压模块;市电接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所述一级变压模块接入所述变压器的一级次级线圈,所述二级变压模块接入所述变压器的二级次级线圈;所述一级变压模块被配置为:将接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直流接线端连接所述一级变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接线端连接所述二级变压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交流接线端连接所述二级变压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继电器及继电器驱动模块;所述继电器包括两组常闭触点和两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分压电阻通过一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一负载接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双向隔离光耦的发光源通过另一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负载接入端相连;市电的火线和零线分别连接两组常开触点;继电器线包与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凭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凭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伊伐布雷定中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托盘自动化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