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12全余粉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3127.3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宏;孙茂银;梁寅;古文全;吴健;于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4/357 | 分类号: | B29C64/357;B29C64/314;B29C64/153;B33Y40/10;B33Y40/00;B33Y10/00;C08L77/02;C08L77/12;C08K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万强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12 全余粉 再利用 选择性 激光 打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12全余粉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方法,该方法包括添加抗静电剂、采用超支化聚酰胺树脂进行活化处理、功能助剂混合、改进工艺参数烧结四个阶段,能获得相对密度0.97‑1.02,熔点为176℃‑182℃,吸水率为0.28%‑0.30%,拉伸强度50MPa‑58MPa,断裂伸长率23%‑26%,颜色不再为纯白,而是呈浅的橙红色或黄色的打印产品。本发明完全使用余粉再利用打印、打印结合力高、性能均匀、产品使用寿命与新粉打印产品相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择性激光打印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12全余粉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选择性激光打印是一种流行的3D打印工艺,原因很简单。它具有许多优点:部件几乎可以无限制地生产,不需要支撑。它还生产的部件通常比其他3D打印方法生产的部件更耐用和更实用。然而,它在可处理的材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限制,因此产生的组件性质是有限的,目前该领域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尼龙、橡胶等。
尼龙12的初始原料是丁二烯,经过一系列中间步骤制造出尼龙12的单体十二内酰胺,然后经过缩聚反应生成尼龙12。尼龙12 的分子式为:,-[NH-(CH2)11-CO]n]-,由分子式可以看出,尼龙12 中的酰胺基团比例比一般的尼龙材料如尼龙6、尼龙 66、尼龙612 等低,具体为:尼龙12 分子链的柔顺性较大;尼龙12 中的酰胺基团是极性的,且内聚能很大,它的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使分子的排列较规整。因此尼龙12的结晶度高,强度也较高。尼龙12(PA12)吸水率低,耐低温性好,气密性好,耐碱、油脂性能优良,耐醇类和无机稀酸以及芳烃的性能中等,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亦好,且属自熄性材料。
如何能在维持尼龙12力学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是扩大尼龙12应用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而目前在选择性激光打印领域中,制约尼龙12使用的根本因素在于尼龙12的烧结聚合性较强,使用后的余粉由于接触过近烧结温度线的温度,部分发生的聚合和熔融,使得粉体质量、体积不均且分子链扩长,再烧结性能和烧结后产品机械性能、抗老化性、内结合力和性能均匀性均很差,但每次烧结用粉的其中约75%左右的粉是受过烧结影响的,作为可回收旧粉掺与新烧结会带来产品性能的降低。
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完全使用余粉再利用打印、打印结合力高、性能均匀、产品使用寿命与新粉打印产品相当的尼龙12全余粉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完全使用余粉再利用打印、打印结合力高、性能均匀、产品使用寿命与新粉打印产品相当的尼龙12全余粉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方法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尼龙12全余粉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S1:原料准备
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3D选择性激光打印过筛回收的粒径30μm-200μm的尼龙12余粉100份、粒径1μm-5μm的抗静电剂粉体3份-5份;
②辅材准备:按重量份准备超支化聚酰胺树脂0.5份-1份、增塑剂0.5份-2份、抗氧化剂0.4份-0.6份、助流剂0.1份-1份;
S2:预混及原料处理
①将阶段S1步骤①准备的尼龙12余粉、抗静电剂粉体机械预混均匀,获得预混处理粉体;
②在步骤①获得的预混处理粉体中加入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超支化聚酰胺树脂,然后将混有超支化聚酰胺树脂的预混处理粉体完全浸入足量乙醇中,升温至45℃-55℃,并采用120rpm-150rpm的机械搅拌速率进行搅拌,保持10min-12min,然后将处理完的产物进行冷冻、洗涤、干燥,获得产物粉体,该产物粉体即为处理后的预制原料;
S3:再利用选择性激光打印
①在阶段S2步骤②获得的预制原料中加入阶段S1步骤②准备的增塑剂、抗氧化剂、助流剂,全部机械搅拌均匀后投入铺粉装置开始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