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7349.4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2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大贵;田爪敏明;井沼孝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7 | 分类号: | G06V20/17;G06V10/22;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龚诗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迅速特定出水灾区域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获取由飞行在特定地域的UAV1从上空感测下方而得的传感数据,且基于所述获取的传感数据特定出所述特定地域中发生水灾的水灾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定出发生水灾的水灾区域的系统等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生自然灾害时,设想因山体滑坡或建筑残骸等封塞道路,难以按照通常的路线展开救助活动。因此,可通过使用无人机预先确认灾害现场的道路信息或崩塌建筑的分布状况,来更有效地前往需救助者的所在地。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一种技术:将多个机器人投放到灾害现场,从所述机器人着陆的地点开始拍摄路面状况、周围的环境。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338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投放机器人且拍摄周围环境的技术中,尤其在因大范围发生的水灾致使道路等被水淹没的情况下,难以迅速特定出所述水灾区域。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迅速特定出水灾区域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传感数据获取部,获取通过飞行在特定地域的飞行器从上空感测下方而得的传感数据;及水灾区域特定部,基于通过所述传感数据获取部获取的传感数据,特定出所述特定地域中发生水灾的水灾区域。由此,可迅速特定出大范围的水灾区域。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记载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进而具备:影像获取部,获取所述水灾发生前所述特定地域的第1影像;及影像制作部,基于通过所述传感数据获取部获取的传感数据,制作发生所述水灾时所述特定地域的第2影像;且所述水灾区域特定部通过比较所述第1影像与所述第2影像来特定出所述水灾区域。由此,可高精度地特定出大范围的水灾区域。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1及所述第2影像分别为3维影像;且该信息处理系统进而具备:水深特定部,通过比较所述第1影像所表现的物体与所述第2影像所表现的所述物体的高度,来特定出所述物体周边的水深。由此,可高精度地特定出水灾区域中的水深。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到3中任一项记载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进而具备:完成学习模式获取部,获取利用训练数据进行学习的完成学习模式,所述训练数据将通过飞行在任意地域的飞行器从上空感测下方而得的感测数据作为输入,将所述任意地域中特定为发生水灾的区域的水灾区域作为输出;且所述灾害区域特定部将通过所述感测数据获取部获取的感测数据输入到所述完成学习模式,由此特定出从所述完成学习模式输出的所述水灾区域。由此,可高精度地特定出大范围的水灾区域。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1到4中任一项记载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进而具备:水面特定部,根据通过所述水灾区域特定部特定出的水灾区域来特定出水面。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5记载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进而具备:可移动区域特定部,基于由所述水面特定部特定出的水面的面积与距所述水面的深度中至少任一者,特定出所述水灾区域内可供移动体移动的可移动区域。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如技术方案6记载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进而具备:需救助者特定部,特定出所述水灾区域中需救助者的位置;及救助路线产生部,基于由所述移动区域特定部特定出的可移动区域、与由所述需救助者特定部特定出的需救助者的位置,产生所述移动体的位置到所述需救助者的位置的救助路线。由此,可产生用来救助需救助者的适当的救助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乐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73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