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埋支撑的底板加固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15962.2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凯;申青峰;卞大丰;施浩光;侯键国;王永恒;黄洪灿;韩蕾;沈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底板 加固 节点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埋支撑的底板加固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底板加固节点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分层设置在平坑、浅坑和深坑,所述底板具有相对所述深坑位置向上倾斜延伸的斜坡段;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浅坑位置处,所述斜坡段延伸至所述支撑梁底部;暗梁,所述暗梁沿所述平坑位置处的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深坑位置延伸,且所述暗梁的延伸位置与所述斜坡段的位置相对应,以将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梁连成整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埋支撑的底板加固节点,通过在斜坡段位置设置暗梁,将底板和支撑梁连成整体,使底板内埋支撑节点得到有效加强,整体设置简单,简化施工,节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埋支撑的底板加固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支撑梁内埋于基础底板时,常采用支撑施工时预埋插筋或预留套筒的方式对基础底板进行加固。
当采用支撑梁内预留插筋时,支撑梁下方因为土方还未开挖,下侧插筋无法预留,同时插筋角度也无法与基础底板斜坡钢筋完全保持一致,导致该部位无法得到有效加强。
当采用支撑梁内预留套筒时,套筒存活率无法得到有效保证,预埋套筒也存在定位不准的情况。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存在该节点无法得到有效加强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内埋支撑的底板加固节点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梁内埋于基础底板时,存在节点无法得到有效加强的弊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底板加固节点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内埋支撑的底板加固节点,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分层设置在平坑、浅坑和深坑,所述底板具有相对所述深坑位置向上倾斜延伸的斜坡段;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浅坑位置处,所述斜坡段延伸至所述支撑梁底部;
暗梁,所述暗梁沿所述平坑位置处的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深坑位置延伸,且所述暗梁的延伸位置与所述斜坡段的位置相对应,以将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梁连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
第一底板本体,所述第一底板本体设于所述平坑;
第二底板本体,所述第二底板本体设于所述浅坑;
第三底板本体,所述第三底板本体设于所述深坑,所述斜坡段沿所述第三底板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底板本体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暗梁为全截面暗梁,所述暗梁的朝向所述斜坡段的一侧与所述斜坡段的起坡点平齐,所述暗梁的宽度为所述底板的厚度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包括底筋或面筋,所述斜坡段的所述钢筋断于所述支撑梁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暗梁包括:
暗梁本体,所述暗梁本体沿所述平坑位置处的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深坑位置延伸,且所述暗梁本体的延伸位置与所述斜坡段的位置相对应;
箍筋,所述箍筋设于所述暗梁本体的外壁面;
腰筋和拉钩,所述腰筋和所述拉钩设于所述暗梁本体,以连接所述暗梁本体和所述箍筋。
进一步地,所述暗梁为钢结构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为封闭型箍筋或U形箍筋。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U形箍筋单面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钩设有成130°-140°弯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收缩水泥稳定土
- 下一篇:一种劲性混凝土节点外伸式连接件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