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自动化控制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5810.2 | 申请日: | 202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政;许国剑;陈雷;王辰;过扬;宋文斌;曾俊;欧阳俊易;伊文燕;戴文庆;张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N1/00 | 分类号: | F23N1/00;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曾红芳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自动化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自动化控制方法与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锅炉的焓参数以及天然气热值;确定锅炉的热效率以及校正热效率系数;依据焓参数、天然气热值、热效率以及校正热效率系数,控制锅炉的天然气流量。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锅炉控制需要依赖人工判断数据、人工操控、人工管理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炉自动化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注汽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简称为PLC)运行和报警控制,在多年的发展中,干度调节仍然采用手动调节。
现有干度自动控制技术中,有双相流法、热焓法、电导率法三种。双向流法安装2个孔板,利用差压变送器采集信号,计算干度,对现场工艺、操作方法有较大改动,误差不可控。热焓法采用计算热焓控制干度,但传统方法中要在辐射段炉管的中间位置加装监测点,用温度曲线函数进行求解,对与干度相关的环境温度,排烟温度等不敏感,控制效果滞后。电导率法采用测量锅炉进出口水样电导率进行对比计算求解的方式,因探头老化过快,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因上述方法现场长时间使用控制效果不佳,目前现场干度控制装置都已停用,仍然采用传统手动控制模式,使得锅炉控制仍需要依赖人工判断数据、人工操控、人工管理。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锅炉控制需要依赖人工判断数据、人工操控、人工管理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自动化控制方法与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锅炉控制需要依赖人工判断数据、人工操控、人工管理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自动化控制方法,包括:确定锅炉的焓参数以及天然气热值;确定所述锅炉的热效率以及校正热效率系数;依据所述焓参数、所述天然气热值、所述热效率以及所述校正热效率系数,控制所述锅炉的天然气流量。
可选地,确定锅炉的焓参数,包括:获取所述锅炉的仪表参数,其中,所述仪表参数至少包括:水量、泵进口压力、泵进口温度、蒸汽出口压力、蒸汽出口温度、喉口温度、大气压力、湿度、天然气热值、天然气流量、风门开度、排烟温度以及炉体温度;依据所述仪表参数,得到所述焓参数,其中,所述焓参数至少包括:给水焓值、空气进口焓值、蒸汽出口焓、天然气输入焓值、不完全燃烧焓值、排烟损失焓值以及散热损失焓值。
可选地,依据所述仪表参数,得到所述焓参数,包括:依据所述水量、所述泵进口压力与所述泵进口温度,确定所述给水焓值;依据所述水量、所述蒸汽出口压力与所述蒸汽出口温度,确定所述蒸汽出口焓值;依据所述喉口温度、所述大气压力与所述湿度,确定所述空气进口焓值;依据所述天然气热值与所述天然气流量,确定所述天然气输入焓值;依据所述天然气流量与所述风门开度,确定所述不完全燃烧焓值;依据所述排烟温度,确定所述排烟损失焓值;依据所述炉体温度,确定所述散热损失焓值。
可选地,所述热效率包括正平衡热效率和反平衡热效率,确定所述锅炉的热效率,包括:利用正平衡法确定所述正平衡热效率;利用反平衡法确定所述反平衡热效率。
可选地,利用正平衡法确定所述正平衡热效率,包括:确定所述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天然气输入总热量;依据所述有效利用热量与所述天然气输入总热量,得到所述正平衡热效率。
可选地,确定所述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天然气输入总热量,包括:依据所述焓参数中的蒸汽出口焓值、给水焓值、空气进口焓值以及所述锅炉的水量,确定所述有效利用热量;依据所述天然气热值与所述锅炉的天然气流量,确定所述天然气输入总热量。
可选地,利用反平衡法确定所述反平衡热效率,包括:依据所述焓参数中的排烟损失焓值、不完全燃烧焓值、散热损失焓值以及天然气输入焓值,确定所述反平衡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8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检测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衣物处理装置以及防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