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5131.5 | 申请日: | 202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4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朱常任;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正茂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爽 |
| 地址: | 221612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铸锭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包括炉体、升降电动缸、升降组件、加热组件、溢流保护装置和安装螺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体腔,所述升降电动缸设于炉体顶壁,所述升降组件设于炉体腔内,所述升降电动缸动力输出轴贯穿炉体顶壁与升降组件相连,所述加热组件设于炉体腔内且与炉体腔侧壁相连,所述安装螺栓通过螺纹连接设于溢流保护装置上,所述溢流保护装置通过安装螺栓与炉体底部连接。本发明涉及多晶硅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具有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功能,同时可快速对溢出硅溶液进行降温处理的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晶硅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多晶硅铸锭炉是用于制备多晶硅的专业设备,随着光伏行业的大力发展,多晶硅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在多晶硅铸锭过程中需对硅料进行熔化重结晶,这就需要多晶硅铸锭炉,现有多晶硅铸锭炉在硅溢出保护上采用金属丝熔断保护技术,熔断的金属丝产生报警从而提醒使用者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在炉体内底部设置隔热层对炉体进行保护,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方法对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效果有限,且缺少对于产生的溢出硅溶液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具有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功能,同时可快速对溢出硅溶液进行降温处理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多晶硅铸锭炉的炉体保护装置,包括炉体、升降电动缸、升降组件、加热组件、溢流保护装置和安装螺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体腔,所述升降电动缸设于炉体顶壁,所述升降组件设于炉体腔内,所述升降电动缸动力输出轴贯穿炉体顶壁与升降组件相连,所述加热组件设于炉体腔内且与炉体腔侧壁相连,所述安装螺栓通过螺纹连接设于溢流保护装置上,所述溢流保护装置通过安装螺栓与炉体底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上隔热笼、下隔热笼、石墨支撑柱、热交换平台、石墨底板、干锅护板、石英干锅、上加热源和侧加热源,所述下隔热笼设于炉体腔内且与炉体腔侧壁连接,所述下隔热笼为上端面大下端面小的漏斗形结构,所述下隔热笼的下端面设有隔热笼溢流孔,所述上隔热笼设于升降组件底部且置于下隔热笼顶部,所述上隔热笼和下隔热笼围成隔热笼,所述隔热笼内设有隔热腔,所述石墨支撑柱底端设于炉体腔底部,所述石墨支撑柱顶端贯穿下隔热笼底壁且延伸至隔热腔内,所述热交换平台设于石墨支撑柱顶端上,所述石墨底板设于热交换平台顶部,所述石墨底板底板开设有底板溢流孔,所述干锅护板设于石墨底板上,所述干锅护板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干锅护板围成干锅腔,所述石英干锅设于干锅腔内,所述石英干锅内设置有原料硅,所述上加热源设于上隔热笼内侧壁且位于石英干锅上方,所述侧加热源设于上隔热笼侧壁且位于干锅护板一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板设于升降电动缸动力输出轴上,所述连接杆上端设于支撑板底部,所述连接杆下端设于上隔热笼顶部,所述连接杆关于升降电动缸对称设有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保护装置包括溢流保护壳体、溢流收集腔、连接管和溢流降温组件,所述溢流保护壳体通过安装螺栓与炉体底部连接,所述溢流保护壳体一侧壁设有进水口,所述溢流保护壳体另一侧壁设有出水口,所述溢流收集腔包括溢流收集腔一和溢流收集腔二,所述溢流收集腔一设于溢流保护壳体内底壁上,所述溢流收集腔一顶部设有石墨导流管,所述石墨导流管下端贯穿溢流收集腔一顶部且延伸至溢流收集腔一内部,所述石墨导流管上端贯穿炉体底部且延伸至炉体腔内,所述石墨导流管顶部位于隔热笼溢流孔下方,所述石墨导流管顶端设有金属熔断丝,具体使用时,溢流出的原料硅溶液经下隔热笼导流至隔热笼溢流孔,经隔热笼溢流孔流入石墨导流管,在熔断金属熔断丝时设备进行报警并启动溢流保护装置,所述溢流收集腔二设于设溢流保护壳体内底壁上且位于溢流收集腔一一侧,所述连接管一端贯穿溢流收集腔一一侧且延伸至溢流收集腔一内,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贯穿溢流收集腔二一侧且延伸至溢流收集腔二内,所述溢流降温组件设于溢流保护壳体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正茂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正茂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5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