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0170.6 | 申请日: | 202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武清;白换换;叶紫怡;朱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05 | 分类号: | D06M15/05;D06M11/74;C08J5/06;C08L63/00;C08K9/04;C08K9/02;C08K7/06;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素 协同 改性 碳纤维 制备 方法 | ||
一种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1)将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冷冻干燥获得纳米纤维;2)配制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3)将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混合均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将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混合液沉积在均匀铺放的碳纤维丝束表面;或先后采用真空抽滤法抽滤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再将沉积由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的碳纤维丝束翻转180°,重复沉积步骤得到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的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的碳纤维可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18%~64.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改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材料,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能否充分发挥与界面能否有效的传递应力有关,然而碳纤维表面惰性不利于纤维与树脂基体的浸润,由此造成的弱界面问题通常导致复合材料的提前破坏,这限制了碳纤维的应用范围。因此,对碳纤维进行表面修饰,增加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和活性,提高碳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对最终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有很多,诸如氧化、上浆、化学接枝、化学气相沉积、电泳沉积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提高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强度,但大部分方法在纤维表面改性时容易引入缺陷造成纤维强度降低,同时大部分方法伴随着工艺复杂、操作困难、污染环境、加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简便、绿色环保、高效、低成本的纤维表面改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真空抽滤法是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分离溶质和溶剂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制备纳米粒子薄膜/复合材料,具有高效、环保、易操作等特点。然而,由于碳纤维丝束为圆周表面,真空抽滤法目前未被应用于其表面改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碳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的同时,不会降低碳纤维强度,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效率高、成本低且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进行冷冻干燥获得纳米纤维素备用;
2)取步骤1)的纳米纤维素加入水溶液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0.01%~5%均匀分散的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取碳纳米管加入水溶液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0.01%~5%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水溶液;
3)碳纤维表面去剂处理;将碳纤维丝束置于丙酮溶液中冷凝回流,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真空干燥备用;
4)碳纤维改性处理;将步骤2)配制的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按质量比1:(0.01~10)混合,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得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混合溶液;将步骤3)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丝束均匀铺放在滤膜上,在其表面真空抽滤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混合溶液使其沉积在碳纤维丝束表面,然后将碳纤维丝束翻转180°,继续真空抽滤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混合溶液使其沉积在碳纤维丝束另一表面,最后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的碳纤维;
或将步骤3)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丝束均匀铺放在滤膜上,在其表面先后真空抽滤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使其沉积在碳纤维丝束表面,,然后将碳纤维丝束翻转180°,继续按同样的顺序依次真空抽滤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最后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协同改性的碳纤维。
所述步骤1)中的纳米纤维素为纤维素纳米晶、纤维素纳米纤维或细菌纳米纤维素。
所述步骤2)和4)中的搅拌均为磁力搅拌,搅拌转速为200~800rpm/min,搅拌时间为30~120min。
所述步骤3)中的冷凝回流温度为80~100℃,冷凝回流时间为12~4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