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10169.3 | 申请日: | 202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武清;白换换;邓昊;朱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1/74 | 分类号: | D06M11/74;D06M15/05;D06M15/333;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素 聚乙烯醇 协同 改性 碳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对碳纤维进行去剂处理,其次配制纳米纤维素水溶液、碳纳米管水溶液和两者的混合溶液,再次配制聚乙烯醇水溶液,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将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和聚乙烯醇沉积在均匀铺放的碳纤维丝束表面,后将纤维丝束翻转180°,再抽滤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和聚乙烯醇得到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的碳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纤维表面形成超氢键网络,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了54.2%‑120.7%,且该方法不会降低碳纤维的强度,且具有简便、高效、绿色和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改性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用量也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国防领域对其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碳纤维表面缺少活性官能团,惰性大,导致其与树脂的浸润性差,界面强度低,不满足国防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碳纤维表面改性以提高碳纤维与树脂的粘结强度,更好地发挥碳纤维本身的优异性能。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增强体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显著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增强材料之一,其中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已被广泛用于改性碳纤维。然而,大部分改性方法需要催化剂、有机试剂、高温、苛刻的反应条件或高成本等不利于规模化应用或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亟待发展一种简便、高效、绿色和低成本的改性方法。聚乙烯醇是一种无污染,易降解,具有良好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工原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将其与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相结合以提高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同时该方法不会降低碳纤维强度,操作简单、高效、绿色和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碳纤维丝束在丙酮溶液中冷凝回流,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并真空干燥;
2)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0.01%~5%均匀分散的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
3)配制质量分数为0.01%~2%的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得到分散均匀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4)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丝束均匀铺放在滤膜上,按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碳纳米管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0.1~5)将两种水溶液混合,磁力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得到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混合溶液,抽滤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混合溶液,然后抽滤聚乙烯醇水溶液使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混合溶液及聚乙烯醇水溶液沉积在碳纤维丝束表面;然后将碳纤维丝束翻转180°,再抽滤同样量的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混合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使其沉积在碳纤维丝束另一面,最后在烘箱中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的碳纤维;
或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丝束均匀铺放在滤膜上,抽滤纳米纤维素水溶液,然后抽滤碳纳米管水溶液,再抽滤聚乙烯醇水溶液使其沉积在碳纤维丝束表面;将抽滤过的碳纤维丝束翻转180°,抽滤同样量的纳米纤维素水溶液、碳纳米管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最后在烘箱中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的碳纤维;
或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碳纤维丝束均匀铺放在滤膜上,抽滤碳纳米管水溶液,然后抽滤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再抽滤聚乙烯醇水溶液使其沉积在碳纤维丝束表面;将抽滤过的碳纤维丝束翻转180°,抽滤同样量的碳纳米管水溶液、纳米纤维素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最后在烘箱中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协同改性的碳纤维。
所述步骤1)的碳纤维为长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0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