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渗漏面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喷涂粘结净浆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07656.4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迅捷;韦华;钱文勋;石文广;何旸;何调林;徐菲;欧阳幼玲;吴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张帆 |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渗漏 喷射 混凝土 粘结 强度 喷涂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渗漏面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喷涂粘结净浆及施工方法,该喷涂粘结净浆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水泥100份;丙烯酸酯共聚乳液25~30份;水性固化剂4~8份;速凝剂8~10份;水12~16份。在向岩面喷射混凝土前先喷射粘结净浆,形成中间粘结层,使后续喷射的混凝土与粘结净浆接触,提高了粘结强度,同时处理更加方便,施工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粘结材料,具体是一种可以用于存在渗流、渗漏等情况下的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喷涂粘结水泥净浆,以及基于上述喷涂粘结水泥净浆的提高喷射混凝土与渗流、渗漏岩面粘结强度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隧洞工程中,特别是地下隧洞开挖工程中,经常会遇到渗流断面。如果在局部流水面直接喷射混凝土,混凝土与基岩粘结强度基本为零。且在混凝土封闭后,在水压的作用下,渗漏水穿过喷射混凝土层,形成酥松渗漏通道。
为此,技术人员提出了造灌浆孔、埋引流管后,喷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料的滑落,增加混凝土料与岩面的结合。但是现有材料和工艺并没有解决混凝土材料与岩面的粘结的问题,也没有大幅降低回弹损失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粘稠剂、速凝剂等方案,例如在专利CN1052648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干喷混凝土的粘稠剂,通过高聚合物树脂提高干喷混凝土的粘度和弹性,同时提高混凝土内部的抗渗和抗拉性能。但是这种粘稠剂成分过于复杂,质量控制较为困难,同时其是针对干喷混凝土而研发的,通过多种高分子聚合物组合来获得增稠效果,在湿喷混凝土中并不适用。也有技术通过AB双组分来制作喷涂材料,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混料操作。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共同的特点是通过将粘稠组分直接掺入混凝土中,制作成喷射混凝土。此外,部分现有方案中,存在材料价格较高、操作繁琐和会产生有毒或有害物质等问题。
故,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喷涂粘结净浆,在喷射混凝土与岩面之间形成中间层,通过该中间层提高喷射混凝土与渗漏岩面的粘结强度。
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提高渗漏面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喷涂粘结净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材料:水泥 100份;丙烯酸酯共聚乳液25~30份;水性固化剂4~8份;速凝剂8~10份;水12~16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喷涂粘结净浆(粘结净浆,下同)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水泥 100份;丙烯酸酯共聚乳液25~30份;水性固化剂4~8份;速凝剂8~10份;水12~16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喷涂粘结净浆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水泥 100份;丙烯酸酯共聚乳液28~30份;水性固化剂5~7份;速凝剂9-10份;水1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可提高渗漏面喷射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待处理岩面埋入引流管,引流泄压;
向引流管周围的岩面上喷射粘结净浆,形成无渗漏岩面;
向所述无渗漏岩面喷射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养护预定期限;
其中,所述粘结净浆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水泥 100份;丙烯酸酯共聚乳液25~30份;水性固化剂 4~8份;速凝剂 8~10份;水 12~16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粘结净浆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水泥 100份;丙烯酸酯共聚乳液28~30份;水性固化剂5~7份;速凝剂9-10份;水15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粤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