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共挤的耐折弯阻燃电线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07039.4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0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雅梁;邵朝阳;杨吉;李聪;娄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迅电线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17;H01B7/02;H01B7/18;H01B7/28;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马振华 |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折弯 阻燃 电线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共挤的耐折弯阻燃电线电缆,包括阻燃外被,所述阻燃外被内设置有激光带,所述激光带内设置阻燃内被,所述阻燃内被的内壁与折弯检测组件相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共挤的耐折弯阻燃电线电缆,在电缆弯曲时阻燃内被弯曲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绕左轴和右轴同步旋转,左轴旋转的同时带动矩形框的通电导体旋转用于切割磁感线,并且通电导体发送切割磁感线的模拟信号数据传输至通信线内,通过PLC的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即为电缆的折弯次数,同一位置的折弯次数超过PLC设置的阈值则提醒更换电缆,用于保护设备没避免电缆损坏导致后续的断电或者触电等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层共挤的耐折弯阻燃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1438387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浅海油井勘探电缆,它包括通信电缆、数据电缆、电力电缆,加强缆芯,还包括加强填芯,在各个电缆和缆芯间的空隙中填充阻水胶,在电缆和填芯外围包裹内衬层和外护套;所述电力电缆由两根交联聚乙烯绝缘线芯组成;所述通信电缆由两对带屏蔽的非极性介质绝缘线芯组成,并且有用铜丝编织的屏蔽;所述数据电缆由两组,每组四对,共8对,5类数据线组成;所述加强缆芯为多股纺纶丝绞合;所述外护套的外层为锯齿结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电缆中的缆芯仅仅在外护套下进行保护,而在电缆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电缆进行折弯,长时间折弯后会对电缆中的缆芯造成挤压,电缆的寿命会缩短,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于设备内机构的运行变换,电缆可能会重复着折弯动作,现有的电缆长时间重复折弯后,容易折断而损坏,并且其折弯的次数无法以数值的方式显示,则使用者无法明确判断出线缆的折弯次数,而提前进行更换,用于保护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层共挤的耐折弯阻燃电线电缆,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共挤的耐折弯阻燃电线电缆,包括阻燃外被,所述阻燃外被内设置有激光带,所述激光带内设置阻燃内被,所述阻燃内被的内壁与折弯检测组件相接,所述折弯检测组件分隔阻燃内被的内腔为四个独立的导体通道,四个所述导体通道内均贯穿有导体。
进一步地,导体包括铜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层,所述铜导体的外部包覆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覆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的导体通道内填充有隔热填充料。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带夹在阻燃外被和阻燃内被之间,并且所述激光带的铝面朝向阻燃内被。
进一步地,折弯检测组件包括定位管和旋转检测组件,四组所述旋转检测组件沿着定位管的一圈外壁等间距的分布构成旋转检测单元,所述定位管沿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不小于一组的所述旋转检测单元;
所述旋转检测组件包括侧板、第一支撑板、横板、第二支撑板和检测组件,所述侧板的一端沿定位管的径向方向固定,所述侧板的内部开设条形通道,侧板的另一端口上开设有与条形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横板的两端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条形通道和通孔内的检测组件相接;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左轴、右轴、上板、下板、轴承座、上磁极、下磁极和通电导体,所述左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相接,所述右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相接,所述左轴和右轴的另一端插入侧板两侧的通孔,所述轴承座固定在侧板的两侧供左轴和右轴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迅电线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领迅电线工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7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石英石板材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