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及雨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05141.0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磊;李继;马志浩;齐明;宋伟;董文艺;王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E03F5/22;E03F3/02;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郑萌萌 |
| 地址: | 51805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及雨水处理方法,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分流井、气浮池、调蓄池和控制器,气浮池位于调蓄池的上方,气浮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混凝腔、气液接触腔和分离出水腔,分流井包括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进水混凝腔的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口与调蓄池的第二进水口连通,分离出水腔设置有第一排水口,调蓄池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的开度。本发明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的调蓄池相比,将气浮池和调蓄池组合使用,不仅减小雨水调蓄池的占地面积,而且能够在提高雨水净化效率的同时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及雨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调蓄池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初期雨水控制设施之一,其主要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池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地排出。调蓄池一方面能够缓解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雨水径流直接携带空气和地表的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减轻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目前,我国对雨水调蓄池的应用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将其作为雨水径流的临时储存设施,普遍存在对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效率低下和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及雨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对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减小占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处理装置,包括分流井、气浮池、调蓄池和控制器,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调蓄池的上方,所述气浮池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混凝腔、气液接触腔和分离出水腔,所述分流井包括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进水混凝腔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调蓄池的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分离出水腔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调蓄池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进水混凝腔和所述气液接触腔通过第一挡水墙隔开,所述进水混凝腔的下部和所述气液接触腔的下部连通,所述气液接触腔和所述分离出水腔通过第二挡水墙隔开,所述气液接触腔的上部和所述分离出水腔的上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水混凝腔中设置有混凝搅拌机;所述进水混凝腔中添加有气浮混凝剂和气浮助凝剂。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设置有刮渣槽,所述刮渣槽设置有排渣口,所述气浮池通过刮渣机进行刮渣处理。
优选地,所述雨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结构,所述气液分离结构包括进水管、气液分离罐和释放管,所述气液分离罐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分离出水腔与所述气液分离罐通过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与所述气液接触腔通过释放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限流阀,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限流阀;所述分流井内设置有第一液位监测结构,所述气浮池内设置有第二液位监测结构,所述调蓄池内设置有第三液位监测结构,所述第一液位监测结构、所述第二液位监测结构和所述第三液位监测结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液位监测结构、所述第二液位监测结构和所述第三液位监测结构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限流阀和所述第二限流阀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内设置有第一排水泵,所述第一排水泵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接;所述调蓄池内设置有第二排水泵,所述第二排水泵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排水泵和所述第二排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的池底设置有第一泵坑,所述第一排水泵位于所述第一泵坑中;所述调蓄池的池底设置有第二泵坑,所述第二排水泵位于所述第二泵坑中,所述调蓄池的池底存在坡度,所述调蓄池的池底的低端朝向所述第二泵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5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服务连锁门店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