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2037.6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华;杨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H04B10/0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运行 状态 监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在采样点发出的预定脉冲的测试光经过目标光纤传播散射回来的散射光信号;获取经目标光纤传播的散射光信号反射至采样点所需要的传播时间;根据所需要的传播时间确定采样点与目标光纤末端的距离;获取散射光信号的光功率值以及测试光的初始功率值,根据光功率值与初始功率值得到相对功率值;根据相对功率值以及距离得到目标曲线图;将目标曲线图的第一变化趋势与预设基准曲线图的第二变化趋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目标光纤的运行状态。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人工检测OTDR曲线进而判断光缆是否存在故障造成的人力成本较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复杂性日益提高,光纤物理网路的管理、维护工作日益繁重。及时发现光纤网络的故障,确保光纤物理网络安全稳定是目前网络维护的重点。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光纤监测系统,将光纤监测、警告、故障分析、定位和线路维护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光纤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相关技术中,通过监视传输误码率的情况来实现对光纤的情况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是首先设定一个门限值,将误码率与门限值进行比较,一旦误码率超过门限值,就将光纤检测系统先暂时进行关闭,然后对故障的信息进行判断,首先需要人工判断是光缆网络出现了故障还是传输设备出现了故障。如果是光缆网络上出现了问题,发生了故障,就通过OTDR设备对光缆网络进行检测,测试指定的光缆段,最后专业技术人员对OTDR设备测试返回的测试曲线进行人工分析,以此来判断故障的信息,确定故障点的位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基于人工检测OTDR曲线进而判断光缆是否存在故障造成的人力成本较高、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在采样点发出的预定脉冲的测试光经过目标光纤传播散射回来的散射光信号;获取经目标光纤传播的散射光信号反射至采样点所需要的传播时间;根据所需要的传播时间确定采样点与目标光纤末端的距离;获取散射光信号的光功率值以及测试光的初始功率值,根据光功率值与初始功率值得到相对功率值;根据相对功率值以及距离得到目标曲线图,其中,目标曲线图用于指示相对功率值随着距离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将目标曲线图的第一变化趋势与预设基准曲线图的第二变化趋势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目标光纤的运行状态。
可选地,将目标曲线图的第一变化趋势与预设基准曲线图的第二变化趋势进行匹配,包括:将目标曲线图拟合为第一直线图;获取预设基准曲线图对应的第二直线图;将第二直线图与第一直线图进行匹配,基于第二直线图的目标纵轴坐标,得到各个预定事件在第一直线图对应的子线段,其中,目标纵轴坐标用于指示各个预定事件发生的初始位置。
可选地,根据匹配结果得到目标光纤的运行状态,包括:计算第一直线在各个预定事件对应的子线段的第一斜率;获取第二直线图中各个预定事件对应的第二斜率;根据第一斜率和第一斜率的差值确定目标光纤的状态。
可选地,根据第一斜率和第一斜率的差值确定目标光纤的状态,包括:当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目标光纤的状态为预定事件所指示的状态;其中,各个预定事件,至少包括:非反射事件与反射事件;非反射时间用于指示目标光纤发生光纤弯折或者存在光纤熔接头,反射事件用于指示目标光纤发生光纤断裂或者存在光纤活接头。
可选地,当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目标光纤的状态为预定事件所指示的状态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光缆的历史安装信息,其中,历史安装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是否存在光纤熔接头或者光纤活接头;当历史安装信息展示目标光缆不存在光纤熔接头或者光纤活接头,则确定目标光纤发生了光纤弯折或者光纤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2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