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能源智能管理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1233.1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卫丰;倪新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1R13/639;H01R1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智能 管理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多能源智能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镶嵌在控制器本体前侧的显示屏和安装在控制器本体底部的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底部固定有条形板块,所述条形板块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后端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凹槽前侧槽口的左右边缘均对称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挡板的前方设置有压板。本发明在连接端口在不使用时,通过挡板对连接端口进行遮挡,能够避免内壁累积灰尘或水汽,连接插头插入连接端口时,通过挡板和压板共同作用对连接插头进行挤压固定,提高了连接插头插入后的稳定性,能够避免连接插头与连接端口间发生松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控制器领域,具体涉及多能源智能管理控制器。
背景技术
能源控制器用于计量、测量、边缘计算。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中普遍应用。能源控制器采用模组化设计,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对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的要求不尽相同,于是各种类别的功能模组应运而生,能源控制器通过不同种类的功能模组配合,实现对终端形态的重新定义。能源控制器的功能模组通过USB总线安装在能源控制器的本体上,用于扩展本体功能,包括远程通信模块、本地通信模块、控制模块、遥信脉冲采集模块和回路状态巡检模块等。能源控制器具有数据采集、智能费控、时钟同步、精准计量、有序充电、用能管理、回路状态巡检、户变关系识别和停电事件上报等功能。
目前,现有的多能源智能控制器的连接端口在与连接插头连接时,连接插头与连接端口之间容易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且未使用的连接端口处于开合暴露状态,一旦闲置未使用的时间较长,器内部容易累积较多的灰尘,甚至水汽,容易造成后期的连接出现故障。
因此,发明多能源智能管理控制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多能源智能管理控制器,通过设置有条形板块、挡板、支撑弹簧和压板,连接端口在不使用时,通过挡板对连接端口进行遮挡,能够避免内壁累积灰尘或水汽,连接插头插入连接端口时,挤压挡板,露出连接端口,将连接插头插入连接端口后,通过挡板和压板共同作用对连接插头进行挤压固定,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能源智能管理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镶嵌在控制器本体前侧的显示屏和安装在控制器本体底部的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端口等间距分布在控制器本体的底部,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底部固定有条形板块,所述条形板块位于连接端口的后方,所述条形板块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与连接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伸出凹槽外,所述挡板的后端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凹槽前侧槽口的左右边缘均对称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挡板的前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均嵌套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尾端嵌套在螺纹槽内,所述调节螺栓与螺纹槽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操作键盘,所述操作键盘位于显示屏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前端固定有第一防护垫,所述压板的后侧固定有第二防护垫,所述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均采用橡胶材质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底部等间距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数量与连接端口的数量相同,所述T型滑槽位于连接端口的前侧,所述压板靠近控制器本体的一侧固定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嵌套在T型滑槽内,所述T型滑块与T型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与T型滑块之间一体化加工成型。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前侧下部镶嵌有内置打印机,所述内置打印机位于操作键盘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后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控制器本体安装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包括绝缘隔板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绝缘隔板的前侧中部,所述绝缘隔板的表面边缘等间距开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绝缘隔板与安装座通过树脂玻璃纤维材质一体化加工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1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