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融服务的银企直连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00246.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宋瑞;杨雷;常康;郭丽美;吴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企链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Q4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2 | 代理人: | 肖应国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融 服务 银企直连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金融服务的银企直连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金融服务平台根据业务需求,基于消息队列向所述金融机构发起业务请求;根据所述业务请求,通过预设金融服务通道对接至对应的所述金融机构;在所述业务请求的处理为异常的情况下,将异常响应消息同步至所述金融服务平台。本申请解决了无法支持多金融机构进行快速接入、代码开发量较高且存在改造关联风险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实现了数据的统一、多层次有效管理并且支持多金融机构系统快速接入。此外,本申请可以实现与不同金融机构进行对接时的高度适配性以及灵活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银行金融服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金融服务的银企直连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机构大幅度变化,银行与以前相比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也正逐渐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在此发展的道路上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银行的各产品和服务都不能共享客户数据。
相关技术中,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对接特定金融机构与,定向开发针对银行的数字产品和服务,线上进行金融业务的全流程,将原本线下流转的业务场景转移至线上,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提高业务效率。
但是在金融服务平台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业务需求时,存在如下的问题:
1)对接单家金融机构时,均需要在业务端、服务端、接口端进行代码修改以及重复开发,各金融机构交易渠道发送的交易请求报文格式各有差异,无法兼容,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成本高、上线周期长,造成了资源浪费;
2)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多家金融机构的同时需要支撑金融机构多版本迭代,代码逻辑管理混乱,金融机构接口处理代码与业务代码很难拆分,多家金融机构版本迭代会关联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扩展性极差,效率及资源的成本指数上升;
3)单一金融机构分别开发无法追踪异常并进行及时的异常处理,影响业务效率以及运营困难。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支持多金融机构进行快速接入、代码开发量较高且存在改造关联风险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金融服务的银企直连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无法支持多金融机构进行快速接入、代码开发量较高且存在改造关联风险的问题。可集成各银行金融服务接口、可以定制化进行配置管理;同时提供综合的客户和业务信息,降低开发及改造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金融服务的银企直连方法,用于处理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平台两者之间的金融业务,所述金融服务平台至少包括一个,所述金融机构包括多个。
根据本申请的基于金融服务的银企直连方法包括:金融服务平台根据业务需求,基于消息队列向所述金融机构发起业务请求;根据所述业务请求,通过预设金融服务通道对接至对应的所述金融机构;在所述业务请求的处理为异常的情况下,将异常响应消息同步至所述金融服务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请求,通过预设金融服务通道对接至对应的所述金融机构包括:通过所述预设金融服务通道接收发起的业务请求;根据所述预设金融服务通道接收所述业务请求的消息队列报文并保存至至相应的第一数据库;将所述保存至相应的第一数据库中的报文解析为map集合;基于所述map集合以及所述金融机构的处理要求,处理预设影像文件和并发送请求报文到请求消息队列;在发生处理异常的情况下,发送报文至异常消息队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请求,通过预设金融服务通道对接至对应的所述金融机构之后,还包括:通过所述预设金融服务通道接收发起的业务通知;所述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调用预设通知接口,接收所述金融机构通知报文并保存至相应的第二数据库;解析所述保存至相应的第二数据库中的通知报文,下载预设影像文件并发送响应报文到响应消息队列;在发生处理异常的情况下,发送报文至异常消息队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企链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企链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