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00016.0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乐天;卜金星;许春刚;任俊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久丰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0 | 分类号: | F23C10/10;F23C1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取灰返料 循环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涉及热电技术的领域,其包括锅炉、旋风分离器、炉渣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旋风分离器和锅炉连通,炉渣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分别与旋风分离器固定连通,旋风分离器和烟气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烟道,还包括取灰组件和防护组件,取灰组件包括支撑架、安全门、取灰部和气缸,支撑架和烟道固定连接,烟道上开设有取灰口,安全门将取灰口密封,取灰部和安全门靠近烟道的一侧连接,气缸用于驱动安全门开闭。防护组件用于对取灰口进行密封。本申请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取灰的操作,减少了需要人工操作的步骤,具有能够提高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电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项近二三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煤技术,在我国目前也是出于迅速发展和成长的阶段,是很多热电厂家的优选技术之一。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及其在发电技术发电技术方面的迅速发展,其灰渣排放量将大幅度增加。相关技术中对灰渣的处理方式为:飞灰烟气从炉膛排出后经过多轮换热,再到达脱硫塔中进行喷淋脱硫,脱硫后的沉渣废液再对进锅炉内的水预热,从而提升整个过程中对于飞灰热量的利用率。
由于循环流化床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燃烧系统,目前一般采用旋风分离器对烟气中的炉渣进行分离,烟气被排出且进入到脱硫工序中,炉渣进入到返料器中,在旋风分离器长期工作过程中,一般会对烟气进行取灰检测,但是由于在取灰过程中温度高,当工作人员手持取灰工具时,极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目前,相关技术如申请号为202010259019.3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所述锅炉设有旋风分离器、炉渣处理装置以及烟气处理装置,所述旋风分离器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连通设置有抽查部,所述抽查部包括与所述烟道固定连接的框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上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与所述框架可拆设置;所述框架活动安装有取灰部,所述取灰部远离于所述烟道的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周向外转动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插接柱插接的插接孔,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实现卡接所述取灰部的卡接组件。工作过程中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高温作业时间,提高工作人员取灰过程中的安全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取灰操作时,需要工人手持手柄将防护门打开,由于烟道内的烟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工人打开防护门时,烟道内的高温气体极易冲出框架外,从而导致工人被高温烟气灼伤。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包括锅炉、旋风分离器、炉渣处理装置和烟气处理装置,所述旋风分离器和所述锅炉连通,所述炉渣处理装置和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分别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固定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和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之间连接有烟道,还包括取灰组件,所述取灰组件包括支撑架、安全门、取灰部和气缸,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烟道固定连接,所述烟道上开设有取灰口,所述安全门将所述取灰口密封,所述取灰部和所述安全门靠近所述烟道的一侧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安全门开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料在锅炉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炉渣及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内,旋风分离器对炉渣及烟气进行分离,将烟气排出至烟气处理装置内,将炉渣排入至炉渣处理装置中被返回利用;取灰操作时,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安全门朝向远离烟道的方向移动,从而将取灰口打开,安全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取灰部伸出取灰口外;取灰完成后,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安全门将取灰口封堵,以避免锅炉工作过程中烟气泄露;上述结构能够实现自动取灰的操作,无需工人手动从烟道内取灰,有效提高了锅炉取灰返料循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门和驱动件,所述防护门和所述烟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所述防护门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久丰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久丰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00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损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天基红外空中目标探测波段选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