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磷水基除胶脱脂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9201.2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田冰;付海罗;聂晓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京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9 | 分类号: | C23G1/19;C23G5/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磷水基 脱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磷水基除胶脱脂剂,由A剂和B剂按质量比3~5:1~1.5复合而成;其中,A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10~18%氢氧化钾、1~7%pH值稳定剂、1~2%螯合剂以及余量水;B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0~5%增溶剂、5~15%表面活性剂、0.5~2%消泡剂、12~15%有机溶剂以及余量水。本发明使用复剂配方,解决了配方中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难以兼容的问题,并且拓宽了复剂配方的适用范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对钢板进行加热,加热到50℃以上胶的软化点温度时再进行除胶,在提高除胶效果的同时还兼顾除油性能和环保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磷水基除胶脱脂剂。
背景技术
不锈钢板材在钢厂出厂时均会使用塑料覆膜,以保障不锈钢板面不被划伤。在冲压成型过程中由于高温和形变导致塑料覆膜背面的胶会残留在不锈钢板面上。采用现有的除胶剂无法去除钢材表面残留的转移胶,导致后道涂料涂装后,出现严重的外观不合格或附着力不良。因此目前工厂普遍使用有机溶剂擦拭去除。
但除胶时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为低闪点的有机溶剂,虽然清洗效果得到保证,但是低闪点的有机溶剂存在易挥发、气味大、毒性大的问题,闪点低存在起火隐患,气味和毒性则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该产品除油脱脂能力弱;为了提高其除油脱脂能力,通过在配方中加入活性剂,加入活性剂后为了配方稳定,需要再往配方中加入大量的增溶剂,增加大量增溶剂会导致药剂残留大,导致水膜不完整。另外,为了解决低闪点有机溶剂易挥发的问题,可通过往配方中加入阻挥发剂来克服,但是加入阻挥发剂后会降低除胶剂体系的除油除胶能力。同时,现有的除胶剂均为单剂,一方面在使用上不灵活,不能适用于多种实际工况,另一方面当需要根据不同工况往配方里加入添加剂时,配方稳定性(增溶稳定性)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磷水基除胶脱脂剂,该除胶脱脂剂采用复剂配方,通过将复剂配方中的A剂和B剂的混合质量比进行调整,实现既能除胶,又能脱油,从而提高脱脂剂的应用范围,并且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无磷水基除胶脱脂剂,由A剂和B剂按质量比3~5:1~1.5复合而成;其中,A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10~18%氢氧化钾、1~7%pH值稳定剂、1~2%螯合剂以及余量水;B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0~5%增溶剂、5~15%表面活性剂、0.5~2%消泡剂、12~15%有机溶剂以及余量水。
其中,所述氢氧化钾采用氢氧化钠、单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乙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替代。强碱性物质主要用于除油,与钢板上的油污发生皂化反应。
其中,所述pH值稳定剂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氨水、三乙醇胺、偏硅酸钠、硼砂或偏硼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螯合剂为葡萄糖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螯合剂能够与钢板表面的防锈油添加剂进行反应。
其中,所述增溶剂为烷基糖苷、海藻酸钠、吐温、聚丙烯酸钠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丙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钾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表面活性剂将残胶分散开,并且将油进行乳化。
其中,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或聚醚改性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正辛醇、正壬醇、正癸醇、苯氧乙醇、月桂醇、棕榈醇、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或二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有机溶剂的闪点为7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京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京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9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工具机和工具系统
- 下一篇:电池模组用热蔓延防护板、电池模组和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