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控节能型气力输送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8961.1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2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66 | 分类号: | B65G53/66;B65G53/46;B65G53/50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梁琴琴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控 节能型 气力 输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控节能型气力输送站,包括旋转阀,旋转阀阀体上的密封端盖内侧中部设有凹槽,凹槽中部设有凸缘,凹槽内部固定设有套设在凸缘外周上的密封座,密封座的一侧与凹槽底部之间存有空腔,且密封座另一侧与旋转阀内部转子端面相邻,密封端盖上还设有反吹力进气口、反推力进气口,反吹力进气口的气体通道贯穿密封端盖本体以及凸缘,并相通于密封座与转子的端面间,反推力进气口的气体通道贯穿密封端盖,并相通于密封座与凹槽底部之间的空腔;气控组件;空气流量控制组件。本发明延长了端面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输送管道内的空气流量能够实时的调节,可以找到最经济的压缩空气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力输送站,具体是一种自控节能型气力输送站。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技术在固体物料搬运过程中应用广泛,可实现远距离输送,相对其它输送形式更加环保。气力输送形式目前主要分稀相输送和密相输送两种形式。
对于透气性好的塑料颗粒,往往密相输送能够比稀相输送具有更低的能耗,但是传统的密相输送技术采用的关键设备高压旋转阀,出厂时端面密封采用了弹簧提供补偿,密封比压固定,由于实际输送压力往往低于设计压力,故必将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消耗了过多的功率。旋转阀下部接的料靴,传统的密相输送技术在料靴的进气口采用的流量控制器不具备实时调节和稳流功能,气流固定,也就意味着输送管道内的固气比很难达到最经济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控节能型气力输送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控节能型气力输送站,包括旋转阀,所述旋转阀阀体上的密封端盖内侧中部设有凹槽,凹槽中部设有凸缘,凹槽内部固定设有套设在凸缘外周上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一侧与凹槽底部之间存有空腔,且密封座另一侧与旋转阀内部转子端面相邻,密封端盖上还设有反吹力进气口、反推力进气口,所述反吹力进气口的气体通道贯穿密封端盖本体以及凸缘,并相通于密封座与转子的端面间,反推力进气口的气体通道贯穿密封端盖,并相通于密封座与凹槽底部之间的空腔;
气控组件,所述气控组件包括设置在旋转阀本体外壁上的气控减压阀A、气控减压阀B,所述气控减压阀A、气控减压阀B进气端均连通外部气源,气控减压阀A出气端与气控减压阀B出气端分别管道连通反吹力进气口、反推力进气口,且气控减压阀A出气端还管道连通气控减压阀B上的接收气信号的端口;
空气流量控制组件,所述空气流量控制组件包括进气管、流量计、调压阀、拉瓦尔喷管、电缸、输送管道、压力表,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调压阀的进气端,所述流量计设置在进气管上,调压阀的出气端连接着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电缸,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瓦尔喷管的一端,电缸的伸缩端水平穿过三通管进入拉瓦尔喷管内部,并设有可水平插入拉瓦尔喷管内部中间收缩处的锥形针,所述输送管道的一端通过仪表管与拉瓦尔喷管的另一端连通,且输送管道的中部与旋转阀下端所设的料靴出口相通,所述仪表管上设有所述压力表,且仪表管上设有出气端口,所述出气端口管道连通气控减压阀A上的接收气信号的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座与旋转阀内部转子相邻的面上开设有填料槽,填料槽内部填充有与转子端面接触的耐磨填料,所述耐磨填料与转子端面在接触时形成密封副。
进一步的,所述反吹力进气口处的气体压力小于反推力进气口处的气体压力,反推力进气口进入的气体用于进入密封座与凹槽底部之间存有空腔中,从而利用气压推动密封座沿凸缘轴向向转子端面移动,使密封座上的耐磨填料与转子端面接触而形成密封副,反吹力进气口进入的气体用于在密封副部位形成空气薄膜。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端口的气压小于气控减压阀A输出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电连接本体外部的控制箱中的单片机信号输入端,且单片机控制端连接电缸。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表与仪表管之间接有开关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狮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9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