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盐包裹体进行深层古盐湖沉积温度确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8902.4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谭秀成;钟寿康;曾伟;肖笛;熊鹰;李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王悦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盐 包裹 进行 深层 盐湖 沉积 温度 确定 方法 | ||
1.基于石盐包裹体进行深层古盐湖沉积温度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根据对地质背景资料及沉积岩石学特征的分析,从岩心样品中遴选厚层、具沉积韵律互层特征、样品上未发生构造变形等作用的石盐样品;
S2通过干切的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前处理,对干切后的样品通过干磨进行制片,对所得样品薄片通过双载玻片夹持进行保存;
S3将所得双载玻片夹持的样品薄片通过显微结构分析,并依据其中赋存主矿物的晶体生长特征,确定样品的岩相学特征,并依据样品的包裹体群和/或带与赋存矿物的位置关系,识别出样品中的原生包裹体,并逐一进行标定、编号;
S4基于识别并标定出样品的原生包裹体,通过循环测温方法,测定包裹体的冰点温度,并依据H2O-NaCl二元体系低温相图,得到对应温度的包裹体盐度;
S5通过低温测温及分段加热的方法,获得完成步骤S4后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S6基于所述冰点温度和所述均一温度的双变量相关分析,获得包裹体的演化特征,基于所述包裹体盐度和所述均一温度的双变量相关分析,判别包裹体的原生性并确定其中原生包裹体的初始形成温度和盐度;
S7选定均一温度和盐度均与所述初始形成温度和盐度相近的包裹体,采用低温冷冻和循环测温技术,选取分段冷冻/加热测温方法,使包裹体中析出石盐子矿物,并测定析出的石盐子矿物的熔化温度和对应的盐度;
S8根据H2O-NaCl二元体系低温相图,结合所述地质背景资料获得的沉积演化背景、石盐形成条件和古生物温度指标,综合分析所得包裹体初始形成温度和盐度、冰点温度及所得子矿物的熔化温度是否可与其沉积埋藏环境相适应,若相互适应,则所得子矿物的熔化温度即可代表深层古盐湖的沉积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厚层为厚度大于10cm的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样品薄片的厚度为0.4~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原生包裹体为被所述赋存主矿物所包裹、且在所述赋存主矿物中随机分布或沿赋存主矿物晶体生长面分布的包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冰点温度的获得包括:
在进行所述循环测温前,对标定的原生包裹体进行拍照,记录下包裹体中气泡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对完成拍照的原生包裹体进行缓慢升温,至气泡大小发生变化后,进行快速降温,若气泡继续变形,则停止降温并升温至比所述缓慢升温更高的温度,其后再继续降温,至包裹体中气泡不再出现收缩或变形,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包裹体的冰点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慢升温的速率为0.1~1℃/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降温的速率为1~2℃/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述均一温度的获得包括:
通过低温测温的方式,对获得所述冰点温度后的包裹体进行分段加热测温,并观察包裹体内气泡的变化情况,至观察到包裹体内气泡完全消失且流体完全均一,此时对应的温度即为所述均一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加热包括15℃以下,以0.5℃/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加热升温,15℃以上,以0.1℃/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加热升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包裹体的原生性的判别为:当该包裹体的所述均一温度和所述盐度在其双变量相关分析图上呈楔状分布时,认为该包裹体受到成岩作用改造,为非原生包裹体,否则为原生包裹体;和/或所述初始形成温度和盐度的确定为:以所得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双变量相关分析图上的趋势交汇点处的温度和盐度,表示该包裹体初始形成温度和盐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9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