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腔内切割吻合器直型钉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8385.0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特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72 | 分类号: | A61B17/0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潘文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吻合 器直型钉仓 结构 | ||
一种腔内切割吻合器直型钉仓结构,包括带刀钉仓架组件、带钉组件、连接组件、外套管,带钉组件可拆卸得安装在带刀钉仓架组件,带刀钉仓架组件包括钉仓架、抵钉座,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杆、连接衬片,连接件上设有从前至后贯通的通道,所述切割刀穿过该通道,切割刀上设置连接衬片,在连接衬片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器械击发的尾部卡槽。本发明通过对连接组件以及钉仓架组件和带钉组件的设计,连接件的后端连接有连接杆,前端与抵钉座、钉仓架连接并形成铰链结构,整体各段在通用结构件上连接,使得整体直线度、同心度均得到了稳定,因此生产的产品更稳定、单体的运行更顺畅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刀钉仓架组件可重复装载带钉组件的腔内切割吻合器直型钉仓结构。
背景技术
吻合器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缝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类似于订书机。吻合器种类繁多,按照形状不同分为直线切割吻合器、圆形吻合器、弧形切割吻合器、按钮状吻合夹和回形针状吻合夹等。吻合器一般由钉仓、钉毡、切割刀和器械枪等结构组成。钉仓和钉毡位于器械枪的前端。手术中,将待吻合的组织夹持并咬合在钉仓和钉毡之间,按下器械枪的手柄驱动切割刀离断组织,同时设置在钉仓内的吻合钉被推出,对组织进行吻合。
而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应用于临床上应用已有二十多年历史,是目前在普通外科、胸外科、妇科、小儿外科手术中已普遍采用的一种外科手术器械。该产品采用钉书机原理,通过直线交错排列的缝合钉,在手术中对脏器组织进行关闭缝合(吻合)。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具有缝合整齐,缝合口牢度可靠,止血效果及血运保持良好以及缝合、吻合切割一次完成的特点。其不仅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并可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医疗临床有明确定义,吻合器为一次性使用的器械,该器械允许同一患者手术时多次使用。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目前吻合器使用中存在以下情况:1、一种是钉仓组件不带刀,直接装入吻合器,刀钝之后直接更换吻合器,医疗成本较高;2、还有一种是钉仓组件带刀,同台手术多次更换钉仓组件,患者成本也比较高;3、现有的腔内直型吻合器采用的是薄板型架体,整体结构为方形,承载强度低、气密性不好。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吻合器在使用时存在的医疗成本高以及后续可能会有的更换费用高、更换麻烦以及承载强度低、气密性不好等问题,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腔内切割吻合器直型钉仓结构,其目的是要解决吻合器在使用时存在的医疗成本高以及后续可能会有的更换费用高、更换麻烦以及承载强度低、气密性不好等问题,以方便医生手术中根据情况快捷得更换钉仓座组件、钉仓组件,并且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患者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腔内切割吻合器直型钉仓结构,包括带刀钉仓架组件、带钉组件、连接组件、外套管,定义朝向医生的一端为后端,远离医生的一端为前端,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带钉组件可拆卸得安装在带刀钉仓架组件中;其中,
所述带刀钉仓架组件包括钉仓架、抵钉座,钉仓架与抵钉座在后端位置上转动连接,钉仓架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设有可供带钉组件插入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朝向抵钉座的一侧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两侧内壁处纵向剖设有相对的前后位移限位凹槽,所述前后位移限位凹槽具有前后设置的前后限位面;所述开口两侧内壁在前后位移限位凹槽下方设置有相对的上移限位凹槽,上移限位凹槽具有上下设置的上下限位面,在上移限位凹槽朝向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倒角;
所述带钉组件位于安装空间内;针对所述前后位移限位凹槽,在所述带钉组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前后位移限位凸台,在装配状态下,前后位移限位凸台卡入前后位移限位凹槽中,以构成钉仓架与带钉组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限位;针对上移限位凹槽,在所述带钉组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上移限位凸台,在装配状态下,上移限位凸台压入上移限位凹槽中,以构成钉仓架与带钉组件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特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特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8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