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7813.8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黄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亢能;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生脉饮中 有效成分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检测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通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样品检测,得到有效成分为生脉饮中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丁香苷、京尼平苷、党参炔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本发明首次对生脉饮中指标性成分进行同时检测,且对5‑羟甲基糠醛成分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性,实现对生脉饮质量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和控制。本发明选择的检测指标均为生脉饮中含量较高,且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能够为生脉饮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准确性提供依据。节约了检测时间和成本,不仅准确且简单易行。本发明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检测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检测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属于中药制剂质量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生脉饮(党参方)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党参具有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疲劳、抗炎、抗肿瘤、增强记忆和改善认知能力等功能,故临床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广泛用于原使用人参的成方制剂中。生脉饮(党参方)药性平和,不燥不腻,具有复脉固脱之功,长期服用不至于助火碍气,可广泛适用于亚健康、病情较轻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除合剂的常规检验外,只有一项相对密度检验项。
生脉饮(党参方)处方由党参、五味子和麦冬三味药材组成,党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素类、倍半萜内酯类、核苷类等,还有一些氨基酸类以及聚乙炔类成分。其中苯丙素类化合物包括丁香苷、党参苷Ⅰ、党参炔苷等,是党参中的主要成分,其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最高且最具代表性,具有抗癌、抗菌、抗炎、镇静、降压、调节前列腺素代谢等药理活性,对于胃黏膜损伤及多种实验性胃溃疡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具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京尼平苷属于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其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血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原儿茶酸为五味子中常见的有机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菌、祛痰、平喘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属于木脂素类化合物,也是发挥五味子多种功效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可以提高大鼠空间探索记忆能力和明显中枢抑制作用,五味子醇乙也有较明显的神经系统作用。
如今市面上生脉饮(党参方)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其化学成分复杂,潜在有效靶点众多,功能主治多种多样,且生产厂家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无法全面的对生脉饮(党参方)进行分析评价以及质量控制,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性与有效性。有研究对生脉饮(党参方)进行HPLC含量检测,主要集中于针对药典记载中的五味子醇甲的定量测定,也有单独检测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以及建立HPLC多组分检测方法,同时检测生脉饮中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党参炔苷以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为生脉饮(党参方)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生脉饮(党参方)的活性成分不只有醛类、有机酸类、聚乙炔类和木脂素类。
因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全面、针对性强的生脉饮(党参方)质量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全面的对生脉饮(党参方)质量进行控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生脉饮(党参方)检测指标单一,不利于生脉饮(党参方)的质量控制,进而提供一种快速、全面、针对性强的生脉饮(党参方)制剂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同时检测生脉饮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按以下进行:
通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样品检测,得到有效成分为生脉饮中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丁香苷、京尼平苷、党参炔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
进一步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场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下一篇:线缆和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