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方法、校正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7553.4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峰;王红岩;赵群;薛宗安;何巍巍;孙莎莎;李贵中;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时差 校正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方法、校正装置和电子设备。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方法包括:获取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基于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建立侵入校正模型;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将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输入侵入校正模型,得到校正后的井眼声波时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校正地层界面的倾斜角度对井眼声波时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对井眼声波时差产生的影响,确保了校正后的井眼声波时差的准确性,使得井眼声波时差能够真实地反应井眼周围的地质情况,并且还能够提高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井眼声波时差校正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方法、一种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页岩气已经从一种潜力资源逐渐转变为一种正在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成为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接替。不同地区页岩物性的纵向分布、各向异性变化及构造等各不相同,如何更精准地获取不同地区页岩的各项异性等参数变得更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通过声波测井的方式来获取声波时差,将声波时差作为后续井震标定、页岩物理建模和压裂优化设计等过程的基础数据。但是,声波时差会受到井眼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井眼内泥浆的侵入、地层的倾斜角度等因素,都会导致声波时差出现偏离,从而影响了通过声波时差得到的井眼周围页岩的地质情况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至少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及一种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方法、一种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眼声波时差的校正方法,包括:获取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基于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建立侵入校正模型;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将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输入侵入校正模型,得到校正后的井眼声波时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建立侵入校正模型的步骤包括:基于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获取侵入声波时差;基于侵入声波时差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建立侵入校正模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获取侵入声波时差的步骤包括:根据公式获取侵入声波时差;其中,y为侵入声波时差,x为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y0为常数,A为常数,w为常数,xc为常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侵入声波时差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建立侵入校正模型的步骤包括:计算侵入声波时差和井眼声波时差的理论值的比值;根据比值和井眼内杂质的侵入半径,建立侵入校正模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的步骤包括:根据井眼的半径、声源的位置、声波接收器的位置、声波在杂质中的传播速度、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地层的倾斜角度中至少之一,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井眼的半径、声源的位置、声波接收器的位置、声波在杂质中的传播速度、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地层的倾斜角度中至少之一,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的步骤包括:根据公式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其中,t为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r为井眼的半径,L为声源与声波接收器之间的直线距离,b为声波接收器与井眼和地层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vf为声波在杂质中的传播速度,v为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速度,C为与地层的倾斜角度相关的变量,D为与地层的倾斜角度相关的变量,E为与地层的倾斜角度相关的变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声波接收器包括第一声波接收器和第二声波接收器,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的步骤包括:通过第一声波接收器的位置,获取第一斜度校正值;通过第二声波接收器的位置,获取第二斜度校正值;基于第一斜度校正值和第二斜度校正值,获取井眼声波时差的斜度校正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颜料的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升降装置、升降系统及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