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麻醉剂复合保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7358.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崟;母运龙;钱琴;张应杰;彭海川;李慧;刘文龙;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1/10;A61K9/19;A61K31/245;A61K47/36;A61P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赵婷 |
地址: | 6101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剂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麻醉剂复合保活的方法,运输前将活鱼暂养1‑7d;将鱼放入程序控温保活装置中,在水体中加入缓释麻醉剂30‑50mg/L,运输前按1‑5℃/h的降温速率将水温从22‑28℃调节至亚临界储藏温度1‑4℃;并在运输过程中持续保持1‑4℃;到达目的地后将鱼放入1‑4℃养殖水中,养殖水按1‑5℃/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22‑28℃,结束保活。本发明用临界休眠温度结合缓释麻醉剂的保活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高应激反应以及高死亡率,并且能够改善麻醉效果的稳定性和麻醉时间的持续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鱼肉中的血清乳酸浓度、血糖浓度,并显著改善鱼肉的蒸煮损失率、肌纤维直径、色差等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麻醉剂复合保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因此,鲫鱼深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消费需求。
我国是鱼类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鱼类养殖业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导致全国的鱼类资源需要通过长途运输来满足市场需求。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经销商们多采用高密度装载方式,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量的效果。活鱼的高密度运输,如果运输条件控制不当,会引起近10%的活鱼到达目的地后死亡,严重影响鱼类贸易和成本控制。此外,鱼类的运输及贮藏条件对其食用品质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活鱼的食用品质优于死鱼。因此,鱼类运输过程中的保活及降低死亡率技术的研发,成为促进鱼类贸易发展的关键。目前用的最多的保活方法是低温保活法和麻醉保活法,但是低温对鲫鱼的镇定效果较慢而且不够稳定,麻醉保活法使用一般麻醉剂存在麻醉效果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短或者休药期过长且有残留的问题。因此,用缓释麻醉剂的复合保活方法来进行保活运输。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解决低温对鲫鱼的镇定效果较慢而且不够稳定,麻醉保活法使用一般麻醉剂存在麻醉效果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短或者休药期过长且有残留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用缓释麻醉剂的复合保活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高应激反应以及高死亡率,并且能够改善麻醉效果的稳定性和麻醉时间的持续性,同时还能有效降低鱼肉中的血清乳酸浓度、血糖浓度,并显著改善鱼肉的蒸煮损失率、肌纤维直径、色差等品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低温对鲫鱼的镇定效果较慢而且不够稳定,麻醉保活法使用一般麻醉剂存在麻醉效果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短或者休药期过长且有残留的问题,本发明研发了一种缓释麻醉剂复合保活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缓释麻醉剂复合保活的方法,包括:
(1)暂养:运输前1-7d将鱼类暂养于专用暂养用水中;
(2)缓释麻醉剂的制备:将磷脂、胆固醇、抗性环化淀粉和MS-222麻醉剂溶解混合于溶剂系统中,充分混匀后冰冻,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缓释麻醉剂复合物;
(3)麻醉:向水体中加入缓释麻醉剂复合物,将鱼放入程序控温保活装置中;;
(4)程序控温:运输前将水温逐渐下调至亚临界储藏温度,并亚临界储藏温度恒温运输;
(5)唤醒:到达目的地后,将鱼放入养殖水中,升温至22-28℃,结束保活。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专用暂养用水由如下方法制得:
自来水经过滤、连续曝气处理,得预备用水;
向预备用水中加入浓度为20-30mg/L的维生素C,即得专用暂养用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所述连续曝气时间为24-48h。
进一步的,所述暂养用水水温为22-28℃,溶解氧量为4-6mg/L,pH值至7.2-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