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7324.2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崇靖;张强;杨舟;邓景明;张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吕生森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换 施工工艺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通过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以实现自动化设备的进场作业;在施工场地上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然后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在单次夯击后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当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根据夯入量来自动确定单个夯点的夯击操作的结束,即通过精确技术夯入量以定量化确定夯击操作的结束时间,从而保证了单个夯点的夯击效果满足需求且强度一致性高,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及变形模量,即加固了地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对于这种软土层各种处理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和经济合理性;传统砂石桩法处理这种软粘土地基非常适宜,但由于上部地层承载力极差,要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的要求,需要把砂石桩布置的非常密集,从而提高了工程造价;由于软粘土的渗透性较小,灵敏度大,成桩过程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不能迅速消散,挤密效果较差,而且因扰动而破坏了土的天然结构,降低了土的抗剪强度。在软弱粘性土中形成砂石桩复合地基后,需对其进行加载预压,以提高地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减少工后沉降;如不进行预压,经过砂石桩处理的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仍有较大的变形沉降,对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难以满足要求。强夯法不仅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然而,现有的强夯法大多是人工操作和测量的,其人工劳动强度较高,并且施工效率也较低,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很多测量结果的判定都是由操作人员经验判断的,这样的施工精度显然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解决了上述强夯施工效率低、精度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包括:清理并整平施工场地,并修建临时施工道路;其中,所述临时施工道路的尺寸根据施工设备的行走要求确定;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开启夯机,采用隔行跳打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计算所述夯击操作的夯入量;以及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包括:若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夯入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包括:当墩体穿透软弱土层时,计算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夯入量差值;以及若所述当前次夯击的夯入量和所述上一次夯击的夯入量的所述夯入量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确定完成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并停止所述当前夯点的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测量所述施工场地的高程并标记出夯点位置包括:在所述施工场地上滚填预设厚度的石渣层;以及在所述石渣层上标记出所述夯点位置并测量所述夯点位置的地面高程;其中,所述夯点位置设置为三角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包括:将所述夯击的夯锤提升至所述夯点位置上方预设高度,并释放所述夯锤以夯击所述夯点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包括:采用夯锤重量为200千牛、夯锤直径为1.5米、夯锤底面积为1.766平方米、夯锤静地土压力为113千牛/平方米、夯锤单点夯击能为3000千牛·米的夯机在所述夯点位置处进行夯击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启夯机之前,所述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还包括:测量所述夯点位置在夯击前的锤顶高程;以及根据所述夯击操作的设定参数,调整所述夯锤的提升高度以调整所述锤顶高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7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