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育拉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5992.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王茜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育 拉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育拉筋器,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下方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底座的前端位于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结构,所述底座的前端位于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耳,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设有放置结构。当腿和脚与放置结构固定完成后通过把手拉动第一牵引绳,第一牵引绳被拉动后会带动固定管内的齿杆向靠近支撑架的方向移动,齿杆移动时会压缩第一弹簧,齿杆移动使会通过第二齿轮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转动时会通过放置结构带动使用者的腿一起转动,让使用者的腿向自己的身体靠近,从而起到压腿拉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育拉筋器。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运动造成韧带拉伤,为此需要在运动前进行拉筋锻炼,现在运动员在拉筋时大都是在空地上做不同的可以起到拉筋作用的姿势,通过此种方式拉筋效果不明显,而且姿势如果作用的不对不仅起不到拉筋的作用,还有可能损伤身体肌肉。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体育拉筋器(授权公告号CN111298382B),该专利技术能够本发明在使用之前,人坐在坐垫上,然后两个手臂插进拉伸环,然后扭簧会给拉伸环施加一个扭转力,这时候人胸部的组织会被拉伸,当需要调节拉伸环的高度时,电机带动齿轮旋转,这时候齿轮盒会顺着齿条上下运动,人的手臂插进拉伸环内部的时候,齿轮盒也可以上下移动,增加人的舒适性,气缸的输出端伸张抵住立柱,可以锁死齿轮盒的位置,当人在拉筋之后,两只手握住拉杆,运送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吊装板和拉杆往复运动,这时候人的身体是呈现吊着的状态,可以疏松的组织,减轻身体的酸痛感,但是,该专利体积庞大,不方便运输,需要利用电机驱动,实用性差。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育拉筋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拉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育拉筋器,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下方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底座的前端位于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调节结构,所述底座的前端位于滑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设有放置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滑块的一端与放置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后端设有限位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有若干限位板,若干所述限位板均通过转轴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右端位于固定架的右侧均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架的右侧位于滑槽内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下端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齿杆,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管连接,另一端与齿杆连接,所述固定管上端贯穿设有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位于固定管内部的一端与齿杆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设有把手,所述第一牵引绳通过若干限位环与底座活动连接,右侧所述把手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对称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挡板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压板远离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远离压板的一端与齿条的上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连接耳之间,且所述支撑杆通过转动杆与第一连接耳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第一连接耳,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耳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齿杆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放置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