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高抗冲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5364.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葛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1/04 | 分类号: | C08L51/04;C08L53/00;C08F299/00;C08F230/02;C08F216/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阻燃 改性 高抗冲 聚苯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包括:(1)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100份;(2)高分子功能化磷-卤复合阻燃剂10~25份;(3)稳定剂0.2~0.6份;(4)抗氧剂0.1~0.3份,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分子功能化磷-卤复合阻燃剂的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X是溴或氯元素,R为C1~C8的烷基,m、n和L是重复单元数,PS为苯乙烯的均聚物,B为1,3-丁二烯的低聚物链段;
所述高分子功能化磷-卤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大分子磷-卤复合阻燃剂的制备:以反应物总质量为100份计,向经过惰性气体置换后的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溶剂200~300份,烯丙基磷酸二酯70~80份,三卤苯基烯丙基醚15~25份,分子量调节剂0.1~0.5份,搅拌混合、加热,待反应釜温度达到50~70℃时加入引发剂10.05~0.3份,反应4.0~7.0hr后,而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1,3-丁二烯1.0~5.0份进行封端,反应30~50min直至无游离单体存在时为止,反应完成后经洗涤、烘干,制得具有反应活性的大分子磷-卤复合阻燃剂;
(2)高分子功能化磷-卤复合阻燃剂的制备:以反应物总质量为100份计,向经过惰性气体置换后的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溶剂200~400份,苯乙烯65~75份,结构调节剂0.01~0.1份,引发剂2,升温至60~70℃,反应50~80min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1,3-丁二烯1.0~5.0份进行封端,反应30~50min直至无游离单体存在时为止,形成高聚物线性链段[-PS-]nB-;待反应完成后反应釜升温到80~90℃时加入大分子磷-卤复合阻燃剂20~30份,引发剂1 0.01~0.3份,反应1.0~3.0hr后,加入终止剂1.0~5.0份,最后出料洗涤、烘干,制得高分子功能化磷-卤复合阻燃剂;
所述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以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为100份计,将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100份,高分子功能化磷-卤复合阻燃剂10~25份,稳定剂0.2~0.6份和抗氧剂0.1~0.3份混合均匀后的物料直接加入到螺杆捏合机中,反应温度160~200℃,反应时间4~6min,挤出、冷却、造粒,得到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是苯乙烯和聚丁二烯橡胶的共聚物,熔体流动速率为0.5∼20g/1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磷酸二酯为烯丙基磷酸二甲酯、烯丙基磷酸二乙酯、烯丙基磷酸二丙酯、烯丙基磷酸二丁酯、烯丙基磷酸二戊酯、烯丙基磷酸二己酯、烯丙基磷酸二庚酯和烯丙基磷酸二辛酯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烯丙基磷酸二酯为烯丙基磷酸二乙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卤苯基烯丙基醚为三溴苯基烯丙基醚、三氯苯基烯丙基醚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卤苯基烯丙基醚为三溴苯基烯丙基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1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和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7的高分子磷-卤阻燃剂改性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1是过氧化二异丙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葛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葛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3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