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确定气藏气中不同尺度缝洞物性参数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795290.3 申请日: 2021-07-14
公开(公告)号: CN115618757A 公开(公告)日: 2023-01-17
发明(设计)人: 汪春浦;何健;叶海峰;肖高棉;陈杰;孙丽;胡杨;唐华佳;刘金库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F30/28 分类号: G06F30/28;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毛光军
地址: 100007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确定 气藏气中 不同 尺度 物性 参数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确定气藏气中不同尺度缝洞物性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物理模型构建步骤,根据目标区域的地震显示、取芯测试和三维地质雕刻对碳酸盐岩气藏的描述,以及现场的资料数据,选择若干属于“微裂缝/河道大裂缝/溶洞”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所述“微裂缝/河道大裂缝/溶洞”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储层包括两个通过一个河道大裂缝f3以及两个微裂缝f1、f2连接的溶洞1、溶洞2,基于“微裂缝/河道大裂缝/溶洞”型的碳酸盐岩气藏储层的缝洞结构构建一个物理模型,所述物理模型包括井筒,和两个通过一个河道大裂缝f3以及两个微裂缝f1、f2连接的溶洞1、溶洞2,且两个微裂缝f1、f2的一端分别连接的溶洞1、溶洞2,另一端与井筒底部连接;

管流流动方程建立步骤,将河道大裂缝f3视为等径的圆柱形管道,模型内流体为单相非理想可压缩气体,忽略流速增加引起的动能压降,将摩擦压力梯度方程作为总压力梯度,其中f为摩阻系数、ρ为储层流体密度(单位kg/m3)、v为流体在河道大裂缝中平均流速(单位m/s)、D为河道大裂缝f3的直径(单位m);建立平均流速方程其中Rf3为河道大裂缝f3半径(单位m)、Bg为气体体积系数、q为气井的地面产量、A为河道大裂缝的横截面积;引用Colebrook–White公式建立摩擦系数方程其中,为相对粗糙度、Lf3为河道大裂缝长度(单位m)、Re为雷诺数;以及忽略大裂缝与溶洞连接处存在的局部阻力以及流体在连接处周围的微裂缝中形成窜流,假设溶洞是气体完全充填的势体,即缝洞连接处的压力与溶洞内部压力相等,则为溶洞1的压力、为溶洞2的压力,溶洞间的压力差为将溶洞间的压力关系式无因次化建立河道大裂缝f3与两个溶洞之间连接处的压力耦合模型

耦合数学模型建立步骤,将物理模型构建步骤中构建的物理模型简化为多尺度缝洞系统平面模型,结合管流流动方程建立步骤中的压力耦合模型,建立微裂缝、河道大裂缝、溶洞型储层的渗流、自由流以及管流的耦合数学模型,具体的,以井筒底部的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建立气体在微裂缝f1、微裂缝f2中流动的无因次化后的渗流微分方程,分别建立溶洞1和溶洞2与微裂缝f1和微裂缝f2连接处的流量耦合方程、以及微裂缝f1和微裂缝f2与井筒连接处的流量耦合方程;然后建立溶洞1和溶洞2与微裂缝f1、微裂缝f2以及河道大裂缝f3连接处的压力连接条件;最后建立耦合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物性参数求解步骤,对所述耦合数学模型建立步骤中建立的耦合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拉氏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函数;利用求得的拉氏空间下井底压力解,通过改进后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在MATLAB软件中编程得到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并绘制实空间试井理论曲线,对试井理论曲线进行参数团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理论曲线,获得缝洞实际储层的物性参数,所述物性参数包括微裂缝渗透率、井储系数、溶洞体积、裂缝长度、裂缝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确定气藏气中不同尺度缝洞物性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数学模型建立步骤中,将物理模型构建步骤中构建的物理模型简化为多尺度缝洞系统平面模型,具体的,设实际的微裂缝f1、f2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β、θ,实际的微裂缝f1、f2水平投影和垂直投影为f1',f2',实际的微裂缝f1、f2分别连接溶洞1、溶洞2,流体在微裂缝f1、f2中流动符合达西渗流规律;河道大裂缝f3连接溶洞1、溶洞2,流体在河道大裂缝f3中流动符合管流规律;溶洞1向微裂缝f1供气,溶洞2向微裂缝f2供气,考虑溶洞1通过河道大裂缝f3向溶洞2中供气;溶洞1、溶洞2流出处的压力和流量分别等于微裂缝f1、f2流入处的压力和流量,溶洞1流出处的压力等于河道大裂缝f3流入处的压力与溶洞2流出处的压力之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52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