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宽带复合平板吸声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4196.6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辉;钟雨豪;解龙翔;黄唯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宽带 复合 平板 吸声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宽带复合平板吸声结构,包括微穿孔板和吸声体,吸声体包括前面板、框架、隔板和后背板,前面板上设置若干吸声孔,前面板、框架、隔板、后背板围合而成的若干空腔为MIE型共振腔,吸声孔的一侧朝向声源,另一侧与MIE型共振腔相连,MIE型共振腔的长度由外向内依次递减。MIE型共振腔与吸声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本发明的低频吸声频带较宽,低频吸声性能良好;吸声性能与结构参数相关,通过改变结构参数设计单腔的吸声性能并优化腔体间的耦合作用,提高整体频段的吸声系数,以保证低频隔声性能良好,可广泛替代现有的低频吸/隔声层;结构新颖,开孔位置可在对应空腔上方做适当调整,结构轻薄,面密度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声结构,具体为一种低频宽带复合平板吸声结构。
背景技术
提高交通载具的运行速度,保证运行安全,提升乘坐体验舒适性,已经成为了当前高速运输载具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载具运行速度的提升和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对载具整体结构与材料的轻量化的同时,保证出行体验的舒适性,对减振降噪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发展轻量化减振降噪材料对交通运载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通过噪声的控制与治理主要采用隔声屏障。传统的隔声屏障一般为双层钢板内加多孔吸声材料组合结构,这种技术方案低频吸声效果差,整体隔声性能一般。现有低频吸声结构通常采用局域共振与多孔材料组合吸声机理,对低频通过噪声有一定的吸收作用,但其结构厚度较大,低频吸声性能一般,应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声频带较宽、吸声性能好的低频宽带复合平板吸声结构。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频宽带复合平板吸声结构,包括微穿孔板和吸声体,吸声体包括前面板、框架、隔板和后背板,前面板上设置若干吸声孔,前面板、框架、隔板、后背板围合而成的若干空腔为MIE型共振腔,吸声孔的一侧朝向声源,另一侧与MIE型共振腔相连,MIE型共振腔的长度由外向内依次递减。
为了保证吸声过程的稳定,MIE型共振腔与吸声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吸声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四边形,面积为100~1200mm2。
进一步地,MIE型共振腔的长度满足Ln=c0/4f,其中,Ln为MIE型共振腔的长度,n为MIE型共振腔由外向内的序数,c0为声速,f为频率。MIE型共振腔的吸声频率随框架前后隔板之间距离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MIE型共振腔是一种类FP共振结构,它的吸声性能与其腔体深度、腔体截面尺寸、腔体体积相关,通过调整腔体体积,可以实现吸声系数与吸声频段的设计。MIE型共振腔的数量为5~30个,长度为50~300mm。考虑低频声阻抗匹配问题,MIE型共振腔的个数优选为25个。
进一步地,框架等间距设置,隔板的间距为4~30mm,优选为16mm。在保证结构整体刚度的前提下,提高复合平板吸声结构的低频吸声性能,拓宽其低频吸声频带。框架与前面板和后背板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吸声体的长度为80~500mm,宽度为80~500mm,深度为10~40mm。
进一步地,微穿孔板包括边框、强化筋和面板,面板嵌套在边框内,面板上设置通孔,面板朝向吸声体的一侧设置强化筋。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四边形,通孔的尺寸为0.05~1.0mm,微穿孔板的穿孔率为0.5~30%。通孔的尺寸小于0.05mm,会造成阻抗失配,共振频率偏移。通孔的尺寸大于1.0mm,共振效果明显减弱。微穿孔板的穿孔率低于0.5%,背腔耦合效果太弱;微穿孔板的穿孔率大于30%,背腔耦合效果过强,难与下方低频吸声体共振频率匹配。
进一步地,隔板与MIE型共振腔相交,使得声波沿MIE型共振腔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行程最长,能量进一步耗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4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