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雷电影像智能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3875.1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邱刚;陈杰;张廼龙;谭笑;高超;高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6;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赏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雷电 影像 智能 捕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雷电影像智能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该装置包括锁紧块、张合机构、枪式摄像头以及中控机构,其中锁紧块上下对称安装在输电杆上,张合机构设置在上下锁紧块之间,张合机构上安装枪式摄像头,枪式摄像头与中控机构电连接。该装置的张合机构通过一号连杆、二号连杆相互配合可以使枪式摄像头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输电杆上,当某个地区发生雷电天气时,可以快速对枪式摄像头进行安装,避免枪式摄像头安装过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增加了雷电检测捕捉过程中设备投入成本。该装置的张合机构还通过微调连杆实现对枪式摄像头角度进行微调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电影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雷电影像智能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是造成电网故障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部分通道密集、地形复杂、雷电活动强烈地区出现较多特殊雷击形式例如分叉雷、他触发型、长连续电流,尚无法通过传统的雷击模型进行有效分析,造成防治困难,为更直观准确地定位线路雷击点和鉴别雷击事故性质,因此迫切需要在重点区域部署高精度雷击影像监测感知设备,为进一步雷击故障分析及其防治措施提供直观的图像视频观测支撑。
目前,雷电在检测捕捉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难题:a、传统的雷电检测过程中由于摄像头的安装是固定的且不易拆卸,由于雷电天气是局部性的故在不同地区检测雷电时需要重复不停的安装摄像头,造成摄像头投入量较大,导致雷电检测捕捉过程中设备投入成本较高,b、传统的雷电检测过程中由于摄像头是固定安装在工作位置的,故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调节范围较小,导致摄像头对雷电的拍摄角度较小;由于摄像头一般安装在高处,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开启和关闭,易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危险系数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雷电影像智能捕捉装置及捕捉方法,可在发生雷电天气时快速对枪式摄像头进行安装采集雷电信息,并能够对枪式摄像头角度进行微调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雷电影像智能捕捉装置,包括锁紧块1、张合机构2、枪式摄像头3以及中控机构,述锁紧块1上下对称安装在输电杆上,所述张合机构2设置在上下锁紧块1之间,所述张合机构2上安装枪式摄像头3,所述枪式摄像头3与所述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张合机构2包括一号连杆21,二号连杆22,微调机架23和微调连杆25;
所述一号连杆21设置在上端的锁紧块1上;所述二号连杆22设置在下端的锁紧块1上;所述一号连杆21和二号连杆22转动连接;所述枪式摄像头3安装在所述一号连杆21上;
所述微调机架23套设在输电杆上;
所述微调连杆25的一端与所述枪式摄像头3相连接,所述微调连杆25的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微调机架23上。
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杆21沿周向通过铰链均匀设置在上端的锁紧块1上,所述二号连杆22 沿周向通过铰链均匀设置在下端的锁紧块1,所述二号连杆22位于所述一号连杆21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杆21上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支撑座28,所述枪式摄像头3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8上。
优选的,所述微调机架23为两块直角三角形连板,两块直角三角形连板上各开设弧形槽套设在输电杆上。
优选的,所述微调机架23内部安装有锁紧支链24;
所述锁紧支链24包括锁紧螺栓241、调节弹簧杆242、调节块243、夹持板244和锁紧弹簧杆245;
所述微调机架23内部左右对称开设有锁紧槽,所述微调机架23上端面与锁紧槽之间开设有锁紧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241转动安装在所述锁紧螺纹孔内部;
所述锁紧槽内部位于锁紧螺栓241的下端滑动设置有调节块2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