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3844.6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陆懋成;贾东;申震;郑金龙;王联;车永斌;郭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高林隧道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4716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火灾 通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包括通过在隧道上方进行吊顶将隧道上下分成交通通道和通风排烟通道,在所述通风排烟通道的纵向倾斜设有隔墙,所述隔墙将通风排烟通道划分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底板上沿纵向分别均布设有多个排烟吸口;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通过风道与设置在隧道进、出口处的风塔连通。本发明采用射流风机保持风道的畅通,实现了早期无动力自然通风,中期机械通风,保证火灾发生时烟雾零时间从上方的排烟吸口顺利排出,争取到逃离和救援的时间。中期用机械通风控制火势,降低隧道火灾对人员的伤害,改变了现有的消防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火灾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隧道修建数量的增加,火灾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大,近几年在国内外发生的隧道火灾事故,性质恶劣,后果严重,损失惨重。而且长期未找到解决隧道火灾救援的有效方法,使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消防救援成为了国内外共同的科研难题。火灾事故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处于火灾早期是可救的,中期挽救是困难的,而晚期是不可救的。因此火灾的救援和自救措施在火灾早期是最有效的,中期是低效的,晚期是无效的。要有效降低火灾的损失,就需要隧道火灾早期进行及时的通风排烟,为火灾中的人员提供更多的自救或援救时间及条件。而火灾发生时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则是烟雾,使人窒息而亡,因此本发明通过改进隧道排烟方法,改变现有的消防模式,实现火灾早期的排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加速火灾烟雾的早期排出,降低火灾烟雾蔓延速度,为火灾早中期营救、逃逸争取更多的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火灾通风排烟系统,包括通过在隧道上方进行吊顶,并将吊顶分成行两个通风排烟通道,在所述通风排烟通道设有纵向的斜隔墙,所述隔墙将通风排烟通道划分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底板上,沿纵向多设有个排烟吸口,均匀布置;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通过风道与隧道进、出口处的排风塔连通,通风系统不用轴流风机通风,而用射流风机通风。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排烟通道无轴流风机隔断,处于与大气连通状态,形成“烟囱效应”的结构,两个风道形成隧道的两个“烟囱结构”。隧道内车道顶部,所有部位均有两个排烟吸口。一旦火灾发生,烟雾立马会因烟囱效应,从顶部的吸风口迅速吸入,烟雾经风塔自然排出,无需传感器报警、反馈信息判断火灾位置,发信号启动设备等流程,实现无动力自然通风。双孔排烟量有效控制烟雾的扩散,降低早期烟雾对人员的伤害,延长救援和逃生时间;无需划分防火区段,制定救援方案,提高了救援效率。
优选的,在所述风道内设有射流风机。早期自然通风后,中期火灾扩大,烟雾增加,在风道内启动射流风机通风。由于射流通风原理不同,风道畅通无隔断,自然通风无缝过度到机械通风,火灾早期过度中期的时间连贯;提高了防灾效果。
优选的,在所述排烟吸口上方中后侧设有盖板,在所述盖板的后端设有熔断丝,所述熔断丝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吊顶上;在所述盖板和固定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盖板用来控制排烟吸口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排烟吸口处于半开状态,满足均匀吸风;当发生火灾时,烟雾温度增高,熔断丝断裂,弹簧回缩将盖板拉离排烟吸口,使盖板全开,强化火灾处的排烟效果。
优选的,所述通风排烟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风道与风塔连通,内安射流风机,烟雾通过上方的排烟吸口进入通风道排烟,最终经过风道由风塔排出;射流风机通风不会影响风道的正常风流。
在非火灾的正常交通和交通阻塞时,在洞内外温差的作用下,空气仍将进行‘烟囱效应’的冷热交换。在洞内车辆增多,温度升高时,温差就大,‘烟囱效应’也增加,通风能力与交通工况可以进行自然调节,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高林隧道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市高林隧道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偶定格动画制作用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折叠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