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3500.5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2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窦正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纳米 磁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该隔磁片包括多个磁性层和多个连接层,各所述连接层分布在各所述磁性层之间,其中,所述磁性层为纳米晶带材,所述连接层为双面胶。本发明中的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通过将经过一定热处理和碎磁之后的图形化的纳米晶带材构成磁性层,以隔磁屏蔽和导磁降阻,既减少了磁场对内部电子器件的干扰,也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同时将具有一定粘性的双面胶作为连接层并且分布在磁性层之间,保证磁性层的垒叠,能够适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稳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充电技术,因其操作便捷、通用性强以及简约时尚等优势而迅速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广泛应用。无线充电主要原理分为三大类: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其中电磁感应式因其高充电效率成为目前主流的充电方式,但是随着有线充电的充电速度不断提高,无线充电存在的速度慢、发热量大等缺陷逐渐凸显。
纳米晶材料具有高磁导率、低损耗和高饱和磁感等优良特性,通常作为共模电感、逆变变压器应用于计算机、开关电源、精密测量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手机无线充电的功率的提升,原有的铁氧体隔磁片需大幅增加厚度以避免饱和,而具有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的超薄纳米晶材料作为隔磁片在大功率无线充电环境下存在明显优势。
纳米晶隔磁片应用于无线充电领域需要进行碎片化处理,其原理与金属磁粉芯绝缘包覆类似,旨在降低磁性材料的涡流损耗,提高充电效率,满足使用需求。公告号为CN11228957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条状纳米晶隔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浸胶后烘干固化处理使纳米晶带材之间绝缘。CN110098043A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条件下对纳米晶进行连续冲压的工艺,制备的隔磁片碎片花纹分布均匀。公告号为CN10898707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激光或化学蚀刻处理对超薄坡莫合金带材进行磁片图形化的工艺,可对磁片中颗粒的形状、大小、间隙进行自由控制。然而,上述方法工艺较为复杂,产能低,不太适合工业化的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包括多个磁性层和多个连接层,各所述连接层分布在各所述磁性层之间,其中,所述磁性层为纳米晶带材,所述连接层为双面胶。
本发明中的一种无线充电纳米晶隔磁片通过将经过一定热处理和碎磁之后的图形化的纳米晶带材构成磁性层,以隔磁屏蔽和导磁降阻,既减少了磁场对内部电子器件的干扰,也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同时将具有一定粘性的双面胶作为连接层并且分布在磁性层之间,保证磁性层的垒叠,能够适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稳定生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层经过热处理、碎磁和图形化。由此,描述了磁性层的加工处理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面胶的厚度为3~6μm,粘性大于300gf/25mm。由此,设置了连接层的双面胶的合适的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层和所述连接层通过压合组件进行压合。由此,描述了磁性层和连接层的压合加工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层通过圆筒形的碎磁钢辊进行碎磁。由此,描述了磁性层的具体碎磁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碎磁钢辊的表面具有正方形的图案,并且图案具有倒圆角。由此,通过设置碎磁钢辊的表面的图案能够影响磁性层的碎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案的边长为0.5~1.5mm。由此,设置了图案的边长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碎磁钢辊的辊压为100~300kg。由此,设置了碎磁钢辊的辊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3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