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母攻牙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2872.6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褚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华昇汽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18 | 分类号: | B23G1/18;B23G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攻牙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母攻牙机,包括拾取转盘、U形板、第一伸缩器、定位转盘、攻牙钻机,所述U形板的最下端端面设有第一伸缩器,U形板的最上端端面设有攻牙钻机,U形板夹住水平设置的定位转盘右端且定位转盘与攻牙钻机相适应,定位转盘的上端面边缘均匀设有若干个路径为弧形的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的两端均穿透定位转盘的侧壁,定位转盘的左上方设有相适应的拾取转盘,拾取转盘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组成,第一转盘的环形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竖直贯穿第一转盘的上下端面,若干个第二U形槽之间极轴对称。本发明通过将螺母槽与第二弧形壁相配合,能够定位螺母同时面对多边形螺母时能够防止螺母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螺母攻牙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通过内侧的螺纹同等规格螺母和螺栓才能连接在一起,螺母的螺纹通过攻牙机加工,现有攻牙机加工的螺母类型比较单一或者加工不同类型的螺母需要更换固定装置、操作繁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螺母攻牙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螺母攻牙机,能够使螺母在加工过程中固定牢固,同时能够对多种类型的螺母进行加工而且切换加工多种类型螺母的过程不需要更换螺母的固定装置、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母攻牙机,包括拾取转盘、U形板、第一伸缩器、定位转盘、攻牙钻机,所述U形板的最下端端面设有第一伸缩器,U形板的最上端端面设有攻牙钻机,U形板夹住水平设置的定位转盘右端且定位转盘与攻牙钻机相适应,定位转盘的上端面边缘均匀设有若干个路径为弧形的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的两端均穿透定位转盘的侧壁,定位转盘的左上方设有相适应的拾取转盘,拾取转盘由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组成,第一转盘的环形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竖直贯穿第一转盘的上下端面,若干个第二U形槽之间极轴对称,每个第二U形槽两侧平行的竖壁上各设有一个相适应的电控夹臂,第一转盘的下端面设有同轴的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下端面设有同轴的圆环,第二转盘的外侧壁设有与若干个第二U形槽一一对应的螺母槽,若干个螺母槽与若干个第一U形槽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攻牙钻机由三个伸缩杆、一个高精度伸缩器、一个攻牙钻组成,三个伸缩杆的下端均竖直设在U形板的最上端端面,三个伸缩杆分别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个伸缩杆的上端同时固定在高精度伸缩器的右端,高精度伸缩器的左端设有攻牙钻,攻牙钻由电机、卡头、攻牙钻头、内螺纹管组成,电机的下端设有卡头,攻牙钻头、内螺纹管的上端均竖直卡在卡头上且电机只驱动攻牙钻头,内螺纹管内部拧入攻牙钻头,攻牙钻头能在内螺纹管的下端口作旋转伸出、旋转缩回的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盘由圆板、圆环、螺母槽组成,第一转盘的下端面设有同轴的圆槽,圆板适应性设在圆槽内,圆板的轴向长度与圆槽的轴向长度相同,圆板的直径小于若干个第二U形槽的内接圆直径,圆板的下端面设有同轴的圆环,圆环的外直径与第二U形槽相适应,螺母槽从圆环的上端面竖直向下延伸至圆环的下端面,第二U形槽与螺母槽相适应,第一U形槽夹持的螺母能够竖直推入螺母槽内,螺母槽的轴向长度与第一U形槽的深度相同且螺母槽的轴向长度比螺母的轴向长度长。
作为优选,所述内螺纹管的外直径小于第二U形槽槽底截面的直径且与螺母外直径相适应。
作为优选,所述圆环上设置的若干个螺母槽彼此之间种类不同,每个螺母槽对应一种螺母,每个螺母槽夹持部分螺母且螺母被夹持的部分低于该螺母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U形槽的两侧竖壁分别为第一弧形壁、第二弧形壁,第二弧形壁靠近定位转盘的轴线,圆环的内直径与第一弧形壁的直径相同,圆环的外直径小于第二弧形壁的直径,第二弧形壁的直径与其对应的螺母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每个第一U形槽的槽底设有一个与对应螺母相适应的废料通孔,废料通孔的正下方设有相适应的废料收集容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U形槽的出料口侧下方设有相适应成品收集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华昇汽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华昇汽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2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