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1855.0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兰;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资源 综合 回收 金属 方法 | ||
1.一种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用于熔炼炉对含铜废料进行冶炼以回收有价金属;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含铜废料进行分析化验,获取含铜废料中的金属成分及其含量和脉石组分及其含量,加入石灰熔剂和石英熔剂得到混合配料,以使混合配料中含铜废料、石灰熔剂和石英熔剂的质量比在预设比例范围;
S20:将混合配料加入熔炼炉内,熔炼炉升温以使混合配料熔融呈液态,向熔炼炉内通入还原剂和还原工艺风,混合配料中的金属一并被还原后,以使被还原的金属与相对其比重轻的熔融脉石炉渣得以分离且层置,获得黑铜熔体及含铜量小于预设值的还原弃渣,后将还原炉渣排出熔炼炉;
S30:向熔炼炉通入氧化工艺风,利用不同金属氧化性的差异,以使黑铜熔体中比铜活跃的金属被氧化形成氧化炉渣,且氧化过程中所需的热量由氧化反应放热部分或者全部提供,而铜及比铜惰性的有价金属形成含铜量大于预设值的粗铜熔体,以使粗铜熔体富集有价金属,后将粗铜熔体排出熔炼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对入厂含铜废料进行分析化验,获知含铜废料中的金属成分及含量和脉石组分及含量;并根据生产安排的需要,将含铜废料放入仓库中暂存;
S12:根据化验结果,按照利于后续熔炼产渣的流动性好及金属夹带少的要求,通过加入石灰熔剂或石英熔剂得到混合配料,以使混合配料中含铜废料、石灰熔剂和石英熔剂的质量比维持在100:(0~20):(0~2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21:将配料好的混合配料通过吊车及加料器或者通过给料装置及溜管加入炉内;
S22:将第一喷枪插入熔炼炉内提供燃料和助燃风,对熔炼炉进行升温并控制炉温在1200℃~1300℃,以使混合配料在高温下熔融为液态,待混合物料完全熔化后退出第一喷枪;
S23:将第二喷枪插入熔炼炉内提供还原剂和还原工艺风,以使混合配料中的金属一并被还原,混合配料中的金属被还原后获得黑铜熔体,及混合配料中的脉石组分熔融获得含铜量<1%的还原炉渣,且获得的黑铜熔体及还原炉渣因比重差异相互分离形成下层的黑铜熔体和上层的还原炉渣,待混合配料完全还原后退出第二喷枪;
S24:通过倾倒熔炼炉体或打开熔炼炉侧壁上的排放口实现还原炉渣的排放,并黑铜熔体留置在熔炼炉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中,燃料和助燃风的流量通过燃烧风的温度自动调节或者人工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3中,获得的还原炉渣中钙硅质量比为0.1~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3中,还原工艺风采用氧浓度为90%的富氧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和所述步骤S23的时长控制在4h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铜废料资源化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31:将第三喷枪插入熔炼炉内提供氧化工艺风,对黑铜熔体进行氧化处理,处理时长控制在1h~2h;氧化过程中利用不同金属氧化性的差异,以使黑铜熔体中比铜活跃的金属被氧化形成氧化炉渣,而铜及比铜惰性的有价金属则以金属相形式保留,形成含铜量≥98%的粗铜熔体;待黑铜熔体完成氧化处理后退出第三喷枪;
S32:通过倾倒熔炼炉体或打开熔炼炉侧壁上的排放口实现粗铜熔体的排放,并将氧化炉渣作为低渣留置在熔炼炉内继续参与下一周期冶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8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