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受限非线性系统分布式自适应最优协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1189.0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景亮;龙腾;李俊志;曹严;周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受限 非线性 系统 分布式 自适应 最优 协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输出受限非线性系统分布式自适应最优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多智能体不确定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模型;
步骤2、基于步骤1所建立的多智能体不确定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模型,结合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和自适应动态规划,构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架构;在此架构下,定义一致性误差动态面;
步骤3、基于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和自适应动态规划,通过设计统一的界限李雅普诺夫函数,有效处理系统输出约束;通过构建神经网络,设计神经网络权值自适应更新律,实现对多智能体系统未知函数项的在线估计;基于所设计的神经网络权值自适应更新律以及界限李雅普诺夫函数,在保证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设计分布式前馈虚拟控制输入;
步骤4、基于步骤3所设计的分布式前馈虚拟控制前馈实际输入ui以及相应的神经网络权值自适应更新律,将原来协同跟踪控制系统转化为子系统的协同最优反馈控制问题,通过将所定义的协同代价函数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项,利用贝尔曼最优原理,推导得到分布式最优反馈控制律;
步骤5、基于步骤4得到的zi,1-子系统的分布式最优反馈虚拟控制输入,通过构建评价网络,设计评价网络权值自适应更新律,在线逼近最优协同代价函数非线性项,从而得到能够在线执行的分布式自适应最优反馈实际控制律,保证协同控制系统的最优性和鲁棒性,节约控制成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出受限非线性系统分布式自适应最优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实现方法为,
建立多智能体不确定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N表示智能体总数量,ni表示每个智能体状态变量数,表示第i个智能体的第q个状态变量,表示维度为lq的向量空间,表示xi,q对时间的一阶导数,i=1,2,...,N,q=1,2,…,ni,上标T表示转置;为系统输入向量;表示系统输出向量,yi,k为第i个智能体的第k个变量,k=1,2,...,l1;本发明中系统输出向量满足不等式表示系统输出变量的边界值;表示第i个智能体的内部动力学非线性光滑函数;未知但满足局部李普希兹连续条件且fi,q(0)=0;表示第i个智能体的输入矩阵;函数可逆且满足不等式其中,和均为正常数,||·||表示对变量求2-范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出受限非线性系统分布式自适应最优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实现方法为,
结合Backstepping控制方法和自适应动态规划,构建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架构如式(2)所示:
其中,表示第i个智能体的前馈控制输入,表示第i个智能体的最优反馈控制输入;
在上述所建立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架构下,定义一致性误差动态面如式(3)所示:
其中,zi,q表示一致性误差变量,aij表示多智能体之间构成的通信拓扑结构中邻接矩阵元素,bi表示第i个跟随智能体与领导者智能体的连接状态;如果第i个跟随智能体能够获取领导者智能体的信息,则bi=1,否则,bi=0;r表示领导者智能体输出参考信号;λi,q表示将分布式虚拟控制变量作为输入的一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即:
其中,τi,q表示大于零的时间常数,为λi,q对时间求一阶导数;表示分布式虚拟控制变量,表达形式为为最优反馈虚拟控制输入信号,为前馈虚拟控制输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11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