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裂缝进行暂堵圈闭的页岩有效浸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0629.0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周长清;王俊杰;谭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贝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格律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4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缝 进行 圈闭 页岩 有效 浸泡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裂缝进行暂堵圈闭的页岩有效浸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锥形缝尾模型模拟主裂缝的远端形态;S2:通过所述主裂缝的远端形态选取暂堵颗粒;S3:将浸泡液注入所述主裂缝;S4:将黄原胶液与所述暂堵颗粒混合形成暂堵液;S5:将所述暂堵液注入主裂缝进行圈闭。本发明通过选取合适的暂堵颗粒在一级主缝中形成多级支缝,在暂堵颗粒对裂缝进行支撑的基础上,暂堵颗粒同时将缝中的水封堵在缝内,页岩继续吸水水化膨胀、崩解形成更多复杂的次级网状微孔缝,微缝网的增加,有利于沟通页岩微孔隙中富有游离状态的页岩气,同时促进页岩中吸附气解吸,从而实现深度、广度改造,达到提高页岩气产量和稳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裂缝进行暂堵圈闭的页岩有效浸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以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深层页岩气成为开发热点区域,但这些区块页岩气储层两项应力差异较大,力学脆性指数低,天然裂缝以层理为主,地质因数及工程限压,导致常规体积压裂改造形成的裂缝延伸方向单一,难以沟通微缝形成复杂缝网,也导致页岩微缝中的吸附气无法解吸、扩散。因此常规体积压裂无法最大程度动用页岩气储量,而且大量设计的液体主要为了人工造缝形成横向纵向网格缝,因此单井液体规模用量也巨大。
据国内外专业文献研究及现场实践证明,页岩储层在合理时间内焖井有利于缝网的形成。焖井的目的是对页岩进行浸泡,确保页岩黏土矿物吸水水化,诱导出新微缝,沟通微孔隙,促使微缝隙内吸附气解吸。但在储层压裂后关井焖井期间,储层存在渗透性漏失,焖井压力出现衰减现象;一旦井筒压力小于裂缝闭合压力,裂缝末端开始闭合,裂缝末端及壁面的浸泡黄原胶液受排挤,阻碍微裂缝黏土矿物吸水水化,导致微裂缝浸泡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裂缝浸泡时对裂缝末梢进行暂堵圈闭的方法,其解决了现有圈闭过程中易产生焖井压力衰减,从而导致微裂缝浸泡失效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是:一种对裂缝进行暂堵圈闭的页岩有效浸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锥形缝尾模型模拟主裂缝的远端形态;
S2:通过所述主裂缝的远端形态选取暂堵颗粒;
S3:将浸泡液注入所述主裂缝;
S4:将黄原胶液与所述暂堵颗粒混合形成暂堵液;
S5:将所述暂堵液注入主裂缝进行圈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模拟主裂缝的远端形态为模拟圈闭长度L处的裂缝形态。
进一步地,所述圈闭长度L为裂缝波及体积半径的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暂堵颗粒包括架桥支撑颗粒与填充颗粒,,所述架桥支撑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填充颗粒的粒径,所述选取暂堵颗粒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颗粒暂堵屏蔽模型,计算所述架桥支撑颗粒的粒径与所述填充颗粒的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黄原胶液的液体漏斗粘度为45~55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将黄原胶液与所述暂堵颗粒混合形成暂堵液为:
在所述黄原胶液中先加入架桥支撑颗粒,然后加入填充颗粒形成所述暂堵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当泵注压力达到恒定,则结束暂堵液的注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将暂堵液注入主裂缝包括以下步骤:
S51,控制暂堵颗粒注入速率为12kg/min,控制黄原胶液排量为0.48~0.8m3/min,控制每1m3的黄原胶液中暂堵颗粒重量为15~25kg。
进一步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贝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贝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