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90183.1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4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童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兰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史姣姣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无损 透视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包括无损透视检测器和透视检测装置,所述透视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顶面一端边缘,所述无损透视检测器包括计算机、显示器、透视照射头、螺纹孔和插接槽,所述计算机固定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一端面中心,所述显示器固定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侧面上部一端边缘,所述插接槽均匀开设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一端边缘中部上表面。本发明能够对电池进行连续性自动化输送,而且能够对电池进行循环多组同时检测,从而避免延误得知一批生产后的电池合格情况,从而快速对生产后的电池进行及时处理,降低报废电池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透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2011304688.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包括锂电池检测仪结构,所述锂电池检测仪结构包括锂电池检测仪,所述锂电池检测仪包括机体,所述锂电池检测仪结构还包括支撑调节主体、插座结构和插头结构,所述支撑调节主体与锂电池检测仪转动安装在一起,所述插座结构与锂电池检测仪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插头结构与插座结构插接匹配,所述锂电池检测仪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下侧前端,所述支撑调节主体包括第一转筒、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二转筒和第三转筒,所述第一转筒与第一支撑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腿和第二转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在防尘的同时不影响操作,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而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后,就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各项检测,其中就包括无损透视检测,而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为了检测每个电池的质量,主要是线圈的对准,接线片的焊接缺陷,以及由于电池生产中的高度自动化,因此将在生产线上增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以检测电池质量,通过软件设置提高检查效率并减少手动干预,自动识别有缺陷的产品。
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不便于对电池进行连续性自动化输送,而且不能够对电池进行循环多组同时检测,从而延误电池检测情况,而且无法快速对生产后的电池进行及时处理,从而造成报废电池数量的增加,所以需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无损透视检测设备,包括无损透视检测器和透视检测装置,所述透视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顶面一端边缘,所述无损透视检测器包括计算机、显示器、透视照射头、螺纹孔和插接槽,所述计算机固定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一端面中心,所述显示器固定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侧面上部一端边缘,所述插接槽均匀开设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一端边缘中部上表面,所述螺纹孔均匀开设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一端中部上表面且位于插接槽的一端边缘,所述透视照射头均匀安装在无损透视检测器的上部边缘中心;
所述透视检测装置包括限位卡槽、下料导管、密封门和输送装置,所述密封门转动安装在透视检测装置的一端面,所述限位卡槽均匀开设在透视检测装置的另一端面中心,所述下料导管均匀固定安装在透视检测装置的顶面中心,所述输送装置固定安装在透视检测装置的内部中心。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动轴、驱动电机、输送轮、导料滑道和传动带,所述输送轮转动安装在导料滑道的一端边缘上表面,所述传动带转动套接输送轮的一端边缘外表面,所述传动轴转动卡接在传动带的底端边缘内表面,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驱动电机的一端面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兰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兰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