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90090.9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淑芳;黄茁;贾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7/00;A01G9/28;A01G7/04;A01G31/06;A01G31/02;A01G2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43001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立体 生态 植生床 发电 自控 补偿 系统 | ||
1.一种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泥发电供电系统、光强控制系统和立体生态植生床;
其中,所述底泥发电供电系统包括阴极室、阴极、阳极、导线和蓄电器组成,所述阳极分别与所述阴极室、所述阴极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所述光强控制系统包括光强感应器、光强控制器以及光补偿灯带;
所述立体生态植生床包括挺水植物植生床、沉水植物植生床、生物挂膜区以及曝气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采用碳毡或碳纤维,且所述阳极埋设于水体底泥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室为一敞口阴极容器,且内部充满空气,所述阴极设置为长满生物膜的不锈钢填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感应器和所述光补偿灯带均设置于所述沉水植物植生床上,所述光强感应器与所述光补偿灯带均与所述光强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沉水植物植生床周围的光照强度,并将感应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光强控制器,所述光强控制器则用于控制光补偿灯带启动,用于对沉水植物进行光照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植生床通过四周浮体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沉水植物植生床沉入水体中,并悬挂在所述挺水植物植生床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挂膜区设置于所述沉水植物植生床下方,且所述生物挂膜区中悬挂的是所述不锈钢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水植物植生床连接,所述曝气系统为所述生物挂膜区提供氧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植生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移动板、卡接块、限位杆、弹性件以及带动件,所述移动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开设有锯齿槽,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与右侧,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外部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立体生态植生床的自发电自控光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固定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卡接块与所述限位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限位杆的外部,所述带动件固定于所述卡接块的一侧,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锯齿槽内,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种植槽,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900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电筒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单元式屋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