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775.8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刚;黄成;王月瑭;彭金强;戚玉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17/12;B32B27/32;B32B27/02;B32B27/12;B32B5/06;B32B33/00;B32B38/16;B32B38/14;B32B38/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柔性 织物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顶层的第一柔性基材层、位于底层的反射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材层与反射层之间的柔性吸波层,所述柔性吸波层由至少一层吸波结构层与至少一层第二柔性基材层间隔叠置而成,其中,所述吸波结构层为将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图案印刷在平面柔性织物上形成的电阻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材层或第二柔性基材层是由三维柔性纤维编织得到的柔性基材层,所述第一柔性基材层或第二柔性基材层采用的三维柔性纤维为石英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柔性基材层的数量与吸波结构层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结构层采用的平面柔性织物由石英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中的任意一种编织而成,所述吸波结构层采用的亚波长结构图案为方形、圆形、十字形、开口环形和闭口环形中的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是基于柔性碳纤维织物的柔性层,所述柔性碳纤维织物为平纹碳纤维布、缎纹碳纤维布或斜纹碳纤维布;所述第一柔性基材层、反射层和柔性吸波层通过缝合工艺连成一体,所述缝合工艺采用的缝合方式为正交缝合并且缝合路径沿着所述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图案之间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结构层的方阻Rs满足50Ω/sq≤Rs≤500Ω/sq,所述吸波结构层中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图案的周期P满足4mm≤P≤20mm;所述材料的抗拉强度在90MPa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结构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1:对平面柔性织物进行纤维表面清洁处理;
S2:将所述平面柔性织物平铺并进行固定,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导电碳油印制至所述平面柔性织物上形成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图案;
S3:将印刷好的平面柔性织物加热固化,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吸波结构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表面清洁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在真空条件100℃~150℃的温度下保温30min~60min,所述固定包括但不限于在平面柔性织物的背面粘接PET薄膜单面胶带,所述丝网印刷的印刷次数不低于2次,所述加热固化包括但不限于在100℃~150℃的温度下固化30~60min,所述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去掉残留的PET薄膜单面胶带。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柔性基材层、反射层和至少一层第二柔性基材层,制备至少一层吸波结构层;
将至少一层第二柔性基材层与至少一层吸波结构层间隔叠置形成柔性吸波层,将所述柔性吸波层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基材层与反射层之间,采用缝合工艺将所述第一柔性基材层、反射层和柔性吸波层连成一体,制备得到所述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工艺采用的缝合方式为正交缝合并且缝合路径沿着所述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图案之间的缝隙,所述吸波结构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1:对平面柔性织物进行纤维表面清洁处理;
S2:将所述平面柔性织物平铺并固定,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将导电碳油印制至所述平面柔性织物上形成周期性的亚波长结构图案;
S3:将印刷好的平面柔性织物加热固化,经后处理制备得到吸波结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强度柔性织物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表面清洁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在真空条件100℃~150℃的温度下保温30min~60min;所述固定包括但不限于在平面柔性织物的背面粘接PET薄膜单面胶带;所述丝网印刷的印刷次数不低于2次;所述加热固化包括但不限于在100℃~150℃的温度下固化30~60min;所述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去掉残留的PET薄膜单面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7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