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7513.1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集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隔 养殖 有机物 污染 黑臭底泥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污染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包括有分隔机构、下料机构和填埋防污染机构等;分隔机构与下料机构相连接;分隔机构与填埋防污染机构相连接下料机构与填埋防污染机构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将乙酸钠均匀添加到黑臭底泥中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翻起的黑臭底泥大量扩散到水中,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还能够自动将乙酸钠完全填埋到黑臭底泥中,并且填埋时,能够将翻起的黑臭底泥进行压落,防止乙酸钠也扩散到水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污染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底泥是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河流中营养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地。相当一部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通过吸附、沉淀等化学或物理作用附着于泥沙上,形成底泥污染。底泥和水体之间存在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底泥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解吸、溶解、生物分解等作用向上覆水体释放,是水体二次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对受污染底泥的整治是城市河道水体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解决黑臭底泥对水资源污染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生物化学联用方法,将一定量的乙酸钠添加到黑臭底泥中,然而在添加过程中,需要将乙酸钠均匀添加到污泥中,这样需要将污泥进行翻起,使得乙酸钠能够进入到污泥内部,然后需要将被翻起的污泥进行填埋,从而防止乙酸钠被水的波动导致其漂浮到水中,不仅导致乙酸钠损失,增大修复成本,而且扩散到养殖池中的乙酸钠对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该过程中,容易将黑臭底泥搅动,使其扩散到水中,从而对水质造成极大影响,即二次污染水质,导致水质不仅不能受到修复,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后期养殖池的使用。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将乙酸钠均匀添加到黑臭底泥中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翻起的黑臭底泥大量扩散到水中,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还能够自动将乙酸钠完全填埋到黑臭底泥中,并且填埋时,能够将翻起的黑臭底泥进行压落,防止乙酸钠也扩散到水中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添加乙酸钠的过程中,需要将乙酸钠均匀添加到污泥中,这样需要将污泥进行翻起,使得乙酸钠能够进入到污泥内部,然后需要将被翻起的污泥进行填埋,从而防止乙酸钠被水的波动导致其漂浮到水中,不仅导致乙酸钠损失,而且使得扩散到养殖池中的乙酸钠对水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该过程中,容易将黑臭底泥搅动,使其扩散到水中,从而对水质造成极大影响,即二次污染水质,导致水质不仅不能受到修复,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后期养殖池的使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分隔法对养殖池受有机物污染黑臭底泥的修复装置,包括有分隔机构、下料机构、填埋防污染机构、浮板、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第四气囊、第一电动螺旋浆、第二电动螺旋浆、第三电动螺旋浆和第四电动螺旋浆;分隔机构与下料机构相连接;分隔机构与填埋防污染机构相连接;分隔机构与浮板相连接;下料机构与填埋防污染机构相连接;浮板下方四个角分别与第一电动螺旋浆、第二电动螺旋浆、第三电动螺旋浆和第四电动螺旋浆相连接;浮板下方两侧分别与第一气囊和第四气囊相连接;浮板下方两外两侧分别与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分隔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丝杆、固定架、第一连接架、光杆、第一分散柱、固定板、第二分散柱和第一隔板;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与丝杆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固定架进行固接;丝杆与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丝杆与第一连接架进行旋接;固定架与浮板进行固接;固定架与光杆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与下料机构相连接;第一连接架与填埋防污染机构相连接;第一连接架与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架两侧均与一组第一分散柱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分散柱均与固定板进行固接;固定板同时与多组第二分散柱进行固接;固定板同时与多组第一隔板进行固接;每组第二分散柱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第一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集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集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