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7511.2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3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蒋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溢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12/08;H04W5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融合 网络 分流 细粒度 访问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网络融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获取本地网络数据包;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对获取的数据包中的信标信息进行判断,若终端设备信标信息存在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的信标列表中,则将分流控制信号直接分流至本地网络中;否则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将数据包输入到访问控制装置中进行数据包的鉴权,若满足访问控制权限则更新分流器的信标列表,并分流至本地网络,若不满足访问控制权限,则分流至核心网;本发明实现了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细粒度访问控制,可根据用户自定义专网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了传输性能的同时,以满足用户的实际情况与特殊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融合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智能小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摄像头为代表的无线网络终端设备,正全方位融入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及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IDC预测截止2025年网络边缘终端产生的实时数据量将达到163ZB,网络带宽、网络时延及隐私保护等问题逐渐成为无线网络传输的瓶颈。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得以研发,旨在将根据无线终端设备数据包访问的网络资源进行区分:若是访问本地网络资源,直接将数据包分流至本地网络;若不是访问本地网络资源,则将数据包分流至核心网。
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主要的优势有:一是低延迟,减少数据包传输路径,将访问本地网络资源的数据包,直接在分流器分流至本地网络,提高了传输的速度;二是高安全,使得本地网络资源不出厂,不用传递至核心网再转回,提高了数据隔离性,确保了用户的核心数据与隐私保护。然而,在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提升低延迟、数据隔离性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按用户的实际情况与特殊需求,根据用户自定义本地网络网络资源及其访问权限,以确保本地网络访问资源的安全,则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融合网络分流的专网细粒度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提取本地网络的无线终端设备数据包,无线终端设备数据包包括主要信息及信标信息;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将信标信息定时发送给访问控制装置;
步骤2:访问控制模块判断信标信息是否有效;若信标信息有效,则执行步骤步骤3,若信标信息无效,则执行步骤4;
步骤3:对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访问本地资源的权限鉴权;若满足本地资源访问权限,则将数据包直接分流至本地网络中;若不满足本地资源访问权限,则将数据包分流至核心网;
步骤4:对终端进行身份鉴权,若不满足身份权限,则直接将数据包分流至核心网;若满足身份权限,对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访问本地资源的权限鉴权,若满足本地资源访问权限,则生成终端的信标信息并同步至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的信标列表,同时将数据包直接分流至本地网络中,若不满足本地资源访问权限,将数据包分流至核心网。
优选的,本地网络包括无线终端设备和其他网络资源,其他网络资源为本地服务器。
优选的,本地网络数据包通过光纤专线传输到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中;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中的数据通过光口或网口传输到访问控制装置中。
优选的,访问控制模块判断信标信息是否有效的过程包括: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中设置有信标列表,并将信标列表存储在访问控制模块中;访问控制模块根据终端设备信标信息在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的信标列表中进行查找,若终端设备信标信息存在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的信标列表中,则信标信息有效;若终端设备信标信息不存在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的信标列表中,则信标信息无效。
优选的,访问控制模块对数据包进行鉴权的过程包括:访问控制模块实时获取数据包同步的信标;判断同步后的信标是否在无线融合网络分流器的合法信标列表中,若存在,则为合法访问,否则据据接收分流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溢,未经蒋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