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257.6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E04G25/06;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房梁 浇筑 后防 坍塌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坍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需要设计一种方便人们对房梁进行支撑,具有缓冲效果,且可提前预警报告的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伸缩支撑杆;固定环,固定环安装在底座上,固定环套于伸缩支撑杆上;第一泄气阀,第一泄气阀安装在伸缩支撑杆上;固定框,固定框安装在伸缩支撑杆上。本发明在驱动机构和滑动机构的配合下,将本装置移动适合位置,支撑板与房梁对应,然后人们反复拉动滑动活塞上下移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对房梁进行支撑,如此,方便人们对房梁进行支撑,具有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坍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支撑,防止冒落或者坍塌现象的发生,现有的支撑设备都是粗木进行支撑,缺乏缓冲装置,如不慎房屋产生震动现象,容易致使粗木断裂,增加了房梁坍塌的几率,且如不慎坍塌,人们无法预知情况,容易造成危险。
如此设计一种方便人们对房梁进行支撑,具有缓冲效果,且可提前预警报告的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以及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粗木进行支撑,缺乏缓冲装置,且如不慎坍塌,人们无法预知情况,容易造成危险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方便人们对房梁进行支撑,具有缓冲效果,且可提前预警报告的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伸缩支撑杆;固定环,固定环安装在底座上,固定环套于伸缩支撑杆上;第一泄气阀,第一泄气阀安装在伸缩支撑杆上;固定框,固定框安装在伸缩支撑杆上;驱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与伸缩支撑杆之间,用于提供动力;滑动机构,安装在固定框上,用于进行支撑;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滑动机构上。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其特征是,驱动机构包括有:伸缩缸,伸缩缸安装在底座上;进气阀,进气阀安装在伸缩缸上;滑动活塞,滑动活塞滑动式安装在伸缩缸上;导管,导管安装在伸缩缸与伸缩支撑杆之间。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其特征是,滑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板对称式安装在固定框上;导向杆,导向杆对称式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之间;滑动板,滑动板对称滑动式安装在两根导向杆之间;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对称式安装在其中一个滑动板与其中安装板之间,第一弹簧绕在导向杆上。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对称式安装在其中一个支撑板上;异形杆,异形杆滑动式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固定块与异形杆之间;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框上,第一固定板与异形杆滑动配合;收缩杆,收缩杆安装在固定框上;第二泄气阀,第二泄气阀安装在收缩杆上,第二泄气阀与异形杆配合;铰接块,铰接块铰接式安装在收缩杆上;铰接杆,铰接杆铰接式安装在两个滑动板与铰接块之间。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预警机构,预警机构包括有:金属杆,金属杆对称式滑动安装在支撑板上;接触板,接触板安装在两根金属杆之间;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安装在接触板与支撑板之间,第三弹簧绕在金属杆上;金属片,金属片安装在支撑板上,金属片与金属杆配合;扬声器,扬声器对称式安装在金属片上。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房梁浇筑后防坍塌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有:滚轮,滚轮间隔转动式安装在底座上;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间隔安装在底座上;凸轮,凸轮转动式安装在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压杆,压杆安装在两个凸轮之间;顶杆,顶杆对称滑动式安装在底座上,顶杆与凸轮配合;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对称式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与底座之间,第四弹簧绕在顶杆上;定位板,定位板安装在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