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段箱梁内模顶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7130.4 | 申请日: | 202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董献楠;曹淑亮;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B28B7/3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林胜琦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段箱梁内模 顶板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箱梁内模顶板结构,包括合模状态、脱模状态与箱梁。本发明在呈现脱模状态时,通过收缩与内模顶板相连接的液压油缸,使内模顶板绕销轴旋转下降,随后通过控制伸缩油缸,通过伸缩油缸收缩内模上拐角及内模下拐角,直至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与内模下拐角离开箱梁内壁,该模板解决了内腔空间有限,内模收缩量有限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模板的收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节段箱梁内模顶板结构,具体涉及桥梁施工行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挂篮施工也叫施工挂篮,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T型钢构和悬梁分段施工的一项主要设备,它能够沿轨道整体向前。节段拼装技术的节段预制方法有两种:长线法和短线法。所谓短线法就是将连续梁按照I构形式划分为若干短节段,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拱度等因素,将成桥整体坐标转换为预制工厂局部坐标后,在预制台座内一固定端模为基准,调整已生产相邻梁段的平面位置以及标高,在预制台座的固定模板系统内逐渐匹配,流水预制箱梁节段的一种施工工艺。
目前,短线法预制节段箱梁施工过程中,内模模板通常设计为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及内模下拐角3部分,脱模的设计思路一般为先垂直下降顶板,再水平向内部收缩上拐角模板并收卷下拐角模板。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上拐角模板的水平收缩量不足,遇到有上、下齿块且内腔空间有限的情况时,无法收缩到位,模板抽出梁体内腔时无法避开齿块,容易造成梁体的损坏。
关于目前,短线法预制节段箱梁施工过程中,内模模板通常设计为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及内模下拐角3部分,脱模的设计思路一般为先垂直下降顶板,再水平向内部收缩上拐角模板并收卷下拐角模板。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上拐角模板的水平收缩量不足,遇到有上、下齿块且内腔空间有限的情况时,无法收缩到位,模板抽出梁体内腔时无法避开齿块,容易造成梁体的损坏的问题。在中国专利公布号:CN 105365036 A 公开了一种节段箱梁制作模板的安装工艺,所述上述技术方案的整个安装过程测量易于控制,安装速度快,缩短工期,大大降低了节段箱梁制作过程中的误差,提高了整个节段箱梁制作的成品率,从而提高了制作节段箱梁的质量;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关于本发明所提出的目前短线法预制节段箱梁施工过程中,内模模板通常设计为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及内模下拐角3部分,脱模的设计思路一般为先垂直下降顶板,再水平向内部收缩上拐角模板并收卷下拐角模板。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上拐角模板的水平收缩量不足,遇到有上、下齿块且内腔空间有限的情况时,无法收缩到位,模板抽出梁体内腔时无法避开齿块,容易造成梁体的损坏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段箱梁内模顶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短线法预制节段箱梁施工过程中,内模模板通常设计为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及内模下拐角3部分,脱模的设计思路一般为先垂直下降顶板,再水平向内部收缩上拐角模板并收卷下拐角模板。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上拐角模板的水平收缩量不足,遇到有上、下齿块且内腔空间有限的情况时,无法收缩到位,模板抽出梁体内腔时无法避开齿块,容易造成梁体的损坏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段箱梁内模顶板结构,包括合模状态、脱模状态与箱梁,所述箱梁设置有箱梁定模、箱梁腹板与箱梁底模,并且整体呈梯形设置,所述箱梁内部设置有内模模板,所述内模模板包括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与内模下拐角,若干的内模顶板、内模上拐角与内模下拐角沿箱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拼接形成完成的内模模板。
优选的,所述内模顶板采用由若干单块内模顶板组合形成,并且所有单块内模顶板之间均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单块内模顶板的长度设计为2-6m,所述内膜顶板设置有左右两块内模顶板。
优选的,所述单块内模顶板与内模上支架之间通过铰耳连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铰耳连接组件设置有耳板、耳座、销轴,所述单块内模顶板的一端固定焊接设置有耳板,所述内模上支架的支架上侧固定焊接设置有耳座,所述耳板与耳座之间通过销轴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7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站新型闭式控制系统
- 下一篇:印章管理机和印章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