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6718.8 | 申请日: | 202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许涛;孙建东;孙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誉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B35/04 | 分类号: | A62B35/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法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5 | 代理人: | 章艳荣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施工 作业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包括气囊发生部、牵引部和穿戴部,所述气囊发生部固定布置在穿戴部背部中央位置,所述气囊发生部包括向上弹射的上气囊和向下弹射的下气囊,所述气囊发生部内部还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所述连接绑带内侧固定设置可充气式侧气囊,所述气囊发生部周边的穿戴部表面设置可充气式的背部气囊,所述背部气囊和侧气囊分别与气囊发生部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当背部气囊为充气状态时,背部气囊的厚度大于气囊发生部的厚度;所述背部气囊和侧气囊分别与上气囊或下气囊连通。本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穿戴方便,且能够有效保护关键部位,降低受伤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安全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作业时,为保证高空施工人员的安全,多数会采用安全绳的方式对人员进行固定,以避免人员跌落,但是安全绳的使用,使人员的灵活度受到限制,且安全绳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一个固定且安全的捆绑点,当该捆绑点出现松动,则安全绳并不安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市面上提出一种安全防护服,其采用在服装内设置气囊的方式,通过对人员加速的检测,实现人员高空坠落时,自动开启气囊,使人员触地时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从而避免与地面硬性碰撞,从而降低人员受伤程度,如公开号为CN102961833B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在全身多部位设置气囊,最终使人员处于气囊内部,即气囊将人员全包裹的形式,该产品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穿戴较为困难,且由于气囊的大量布置,造成气囊的易破损面积增加,不适合在建筑工地这种复杂场景使用,也有另外一种结构简单的防护服,采用在背后弹出气囊进行防护,但是该防护服的气囊由于在下落过程中,受气流影响,其着地时,并不能有效作用在人体与地面之间,起不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穿戴,气囊不易损坏且能够有效起到防护的高工作业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穿戴方便,且能够有效保护关键部位,降低受伤程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施工作业防护装置,包括气囊发生部、牵引部和穿戴部,所述气囊发生部固定布置在穿戴部背部中央位置,所述气囊发生部包括向上弹射的上气囊和向下弹射的下气囊,所述上气囊的容积大于下气囊,所述气囊发生部内部还设置有气体发生装置,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均与气体发生装置连通,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的固定端均与气囊发生部固定安装,所述牵引部固定布置在穿戴部的前表面,所述牵引部内部设置可收缩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外延端与下气囊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穿戴部的两侧处于腋下位置设置连接绑带,所述穿戴部的前表面和后背部分通过连接绑带连接,所述连接绑带为弹性绑带,所述连接绑带内侧固定设置可充气式侧气囊,所述气囊发生部周边的穿戴部表面设置可充气式的背部气囊,所述背部气囊和侧气囊分别与气囊发生部内部的气体发生装置连通,当背部气囊为充气状态时,背部气囊的厚度大于气囊发生部的厚度;所述背部气囊和侧气囊分别与上气囊或下气囊连通。
通过弹性绑带的结构设计,方便穿戴部的快速穿戴,且通过绑带的收缩,使穿戴部紧贴在使用者身体表面,而且增加侧气囊和背部气囊,增加保护面,且背部气囊的充气厚度大于气囊发生部,避免背部着地时,背部被气囊发生部硌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气囊和下气囊的面料为内壁涂覆密封胶的尼龙编织物,所述背部气囊和侧气囊的面料为局部内壁涂覆密封胶的尼龙编织物,所述背部气囊和侧气囊内壁涂覆密封胶面积占比为90%至95%;
背部气囊和侧气囊具有部分面积内壁未被密封胶涂覆,因此使其具有慢泄气的能力,当受到冲击时,内部气体能够通过该区域进行泄气,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背部气囊和侧气囊与上气囊和下气囊连通,使上气囊和下气囊在受到冲击时,同样能够进行泄气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而上气囊和下气囊采用内壁全涂胶密封的方式,有助于增加其自身的抗冲击能力,因此将上气囊和下气囊作为主气囊进行主要抗冲击防护,而背部气囊和侧气囊作为辅助气囊进行缓冲减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誉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誉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弹簧安装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助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