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6301.1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洋;周元辅;张学富;刘真;丁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G01V1/00;B08B9/04;B08B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结晶 排水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该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预埋于排水沟内的排水管、与排水管连通的环管和可移动的检测装置;环管设有若干个,排水管包括若干个主管段,主管段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遮盖板,遮盖板上盖有隔离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和若干个放置在检测车上的清洗机,检测车上设有声波检测模块和适配于清洗机的若干个架体,一清洗机放置于一架体上,且清洗机的最大直径小于等于排水管和环管中管径较小者的直径。本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利用检测装置对隧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排水管网内是否有结晶形成,进而做到及时清理,做到防微杜渐,以解决灰岩区容易出现结晶堵塞排水系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隧道内会使用到排水管、排水沟等组成隧道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通堵情况直接关系到隧道的使用。
而在灰岩区等地区修建隧道时,由于其地质成分的原因,容易出现结晶堵塞排水系统的现象,进而影响到隧道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解决了灰岩区容易出现结晶堵塞排水系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用防结晶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预埋于排水沟内的排水管、与排水管连通的环管和可移动的检测装置;
环管设有若干个并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排水管包括若干个主管段和若干个副管段,一主管段连通一环管,相邻主管段之间通过副管段相连,主管段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遮盖板,遮盖板上盖有隔离件;
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车和若干个放置在检测车上的清洗机,检测车上设有声波检测模块和适配于清洗机的若干个架体,一清洗机放置于一架体上,且清洗机的最大直径小于等于排水管和环管中管径较小者的直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管段的顶部设有第一槽体,遮盖板的底面搭接在第一槽体上,遮盖板的顶面上设有把手;
且第一槽体的侧边上设有第一密封结构,遮盖板的底面侧边上设有适配于第一密封结构的第二密封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隔离件包括垫体部和至少两个扣合部,其中,垫体部完全覆盖遮盖板,拉伸扣合部使扣合部两端扣接,以使垫体部紧贴主管段;
垫体部上设有把手槽和至少两个第二槽体;一扣合部设置于一第二槽体内,扣合部的两端穿过第二槽体并延伸至垫体部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扣合部包括轴体和两个扣绳;
轴体可转动设置于第二槽体内,且轴体连接有扭簧;
扣绳包括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第一绳体的一端绕设于轴体上,第一绳体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穿过第二槽体并延伸至垫体部外,第二绳体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槽体内或绕设于轴体上,第二绳体的另一端沿第二方向穿过第二槽体并延伸至垫体部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平行于垫体部的宽度方向,且二者相互反向;
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中的一者上设有公扣,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中的另一者上设有母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排水沟内还设有若干个支座,排水管搭接在支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声波检测模块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检测车上的检测臂、位于检测臂端部的检测单元和电连接于检测单元的处理单元,其中,检测单元包括声波发生子单元和声波接收子单元;
声波发生子单元向排水管或环管发射声波,声波接收子单元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并传递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判断排水管或环管是否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