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结构和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86035.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杰;王洪品;沈云开;侯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04 | 分类号: | F21V7/04;F21V7/00;F21V3/00;F21V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315315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结构和灯结构。光学结构包括:罩体,罩体具有开口;灯板组件,灯板组件设置在开口处,罩体朝向灯板组件的光源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第一反光区域将光源发出的部分第一部分光线向远离第二反光区域的方向反射并由对应第一反光区域的第一开口射出,第二反光区域将光源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反射到第二反光区域对应的第二开口处;防眩板,防眩板设置在罩体靠近用户的一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台灯存在产生眩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结构和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已经发展成为市面上最主要的照明产品。对LED灯的要求和性能也越来越高,对光的利用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台灯中最常见的一种直下式发光方式,光学结构可以起到不错的照明效果,但是对光效和舒适性的利用率却不尽人意。由于台灯通常放置在作业面或书桌面上的工作/读写区域(以下简称作业面)上使用,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容易产生亮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且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量亮度对比也就是产生了眩光,容易引起用户的视觉不适。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台灯存在产生眩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结构和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台灯存在产生眩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结构,包括:罩体,罩体具有开口;灯板组件,灯板组件设置在开口处,罩体朝向灯板组件的光源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第一反光区域将光源发出的部分第一部分光线向远离第二反光区域的方向反射并由对应第一反光区域的第一开口射出,第二反光区域将光源发出的第二部分光线反射到第二反光区域对应的第二开口处;防眩板,防眩板设置在罩体靠近用户的一侧。
进一步地,光源发出的光中与光源和开口的连线平行且朝向第一反光区域的光线的角度为0度,朝向第二反光区域一侧的光线角度为180度,第一部分光线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第二部分光线的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
进一步地,第一反光区域包括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第一反光面与第二反光区域连接,第一反光面将部分第一部分光线反射到第二反光面后由第二反光面反射后射出第一开口,第二反光面将另一部分第一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第一开口处。
进一步地,光源发出的光中与光源和开口的连线平行且朝向第一反光区域的光线的角度为0度,朝向第二反光区域一侧的光线角度为180度,第一部分光线中角度大于45度且小于等于90度的光射向第一反光面;第一部分光线中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45度的光射向第二反光面。
进一步地,第二反光面将部分第一部分光线向远离第二反光区域的方向反射。
进一步地,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尖角过渡且尖角朝向远离光源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二反光区域包括第三反光面和第四反光面,第三反光面与第一反光区域连接,第三反光面将部分第二部分光线反射到第四反光面后由第四反光面反射后射出第二开口,第四反光面将另一部分第二部分光线直接反射至第二开口处。
进一步地,光源发出的光中与光源和开口的连线平行且朝向第一反光区域的光线的角度为0度,朝向第二反光区域一侧的光线角度为180度,第二部分光线中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等于135度的光线射向第三反光面;第二部分光线中角度大于135度且小于等于180度的光线射向第四反光面。
进一步地,第四反光面将部分第二部分光线向靠近第一反光区域的方向反射。
进一步地,第三反光面和第四反光面尖角过渡且尖角朝向远离光源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反光区域和第二反光区域的连接处形成连接角,连接角的尖部朝向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6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