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蓄热式静态回转热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4288.6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陆强;马善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C10B47/18;C02F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森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92 | 代理人: | 王园园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蓄热 静态 回转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循环蓄热式静态回转热解装置,包括左提升管、左分离器、左热载体斗、左螺旋输送机、左三通阀、静态回转热解炉、右提升管、右分离器、右热载体斗、右螺旋输送机、右三通阀、换向阀和鼓风机;其中,静态回转热解炉内设有加热管和链板,加热管双向设置烧嘴和排烟口。装置通过一侧的高温固体热载体为助燃空气供热,固体热载体降温,空气升温,加热管同一侧的烧嘴燃烧燃气和高温空气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为热解炉供热并加热另一侧的低温固体热载体进行蓄热,固体热载体升温,烟气降温排出,蓄热完毕,切换换向阀和烧嘴,两侧的固体热载体换热过程反向进行,如此操作反复进行,从而实现降低排烟温度,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蓄热式静态回转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油泥、污泥等泥类有机固废是一种泥状有机废弃物,组分复杂,含油率和含水率均较高且包含大量有害成分,需要专门的处置方法。泥类有机固废中的非可燃的固体杂质含量高,热值较低且年产量大,传统的焚烧法和卫生填埋法处理此类固废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热解法通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将泥类有机固废进行受热,使其有机组分发生热分解,然后冷凝热解挥发分,最终获得可冷凝的油水混合物、不可冷凝气和固体残渣,因其具有资源回收率大,处理简单、高效、彻底,二次污染少等诸多优点,逐步成为当今主流的泥类有机固废处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主流采用链板式热解装置进行泥类有机固废热解,其典型特点是泥类物料相对静止的布置在链板上,链板带动油泥回转移动,移动过程中油泥被不断加热从而发生热分解。对于大规模的静态回转(链板式)热解装置,一般采用高温烟气对整个炉体的外热式加热,具有装置体积较大且烟气流动区域较大,控温不均匀,热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采用热解炉内布置高温热管的内热式加热,为了达到所需的热解温度,高温热管的排烟温度一般较高,导致能量损失严重,热效率较低。
因此,亟需解决大规模静态回转热解装置中的加热问题,开发一种加热方便、控温稳定、能耗低、热效率高的静态回转热解装置,以保证泥类有机固废的热解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大规模静态回转热解装置加热困难、控温不易和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循环蓄热式静态回转热解装置,所述装置设计紧凑,加热均匀,控温方便,热效率高,可有效保证泥类有机固废的高效热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蓄热式静态回转热解装置,包括左提升管、左分离器、左固体热载体斗、左螺旋输送机、左三通阀、右提升管、右分离器、右固体热载体斗、右螺旋输送机、静态回转热解炉、右三通阀、换向阀和鼓风机,其中:
所述静态回转热解炉内设置有加热管和链板,所述加热管布置于所述链板上方,所述加热管包括两端对称布置的排烟口、空气入口、燃料入口以及贯穿所述静态回转热解炉内部的风道;
所述左提升管底部进风口与所述换向阀以及所述加热管左端的所述排烟口相连,所述左提升管的顶部出口与所述左分离器入口相连,所述左分离器底部的固体物料出口连通所述左固体热载体斗上方入口,所述左分离器顶部的气体物料出口与所述左三通阀相连,所述左三通阀其余两路出口分别连接烟气出口和所述加热管左端的所述空气入口,所述左固体热载体斗下方出口与所述左螺旋输送机进料口相连,所述左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左提升管的底部侧面;所述右提升管底部进风口与所述换向阀以及所述加热管右端的排烟口相连,所述右提升管的顶部出口与所述右分离器入口相连,所述右分离器底部的固体物料出口与所述右固体热载体斗上方入口相连,所述右分离器顶部的气体物料出口与所述右三通阀相连,所述右三通阀其余两路出口分别连接烟气出口和所述加热管右端的空气入口,所述右固体热载体斗下方出口与所述右螺旋输送机进料口相连,所述右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至所述右提升管的底部侧面;所述鼓风机与所述换向阀相连,为固体热载体的传热提供换热介质以及燃气燃烧提供助燃空气。
优选的,所述左提升管和右提升管底部入口设有布风板,所述左提升管和右提升管的顶部设置圆台形收缩口,圆台的上下截面直径比为0.5-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4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经济管理用多功能旋转文件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