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塑膜的设计方法及一种铝塑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783356.7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 发明(设计)人: | 付绪望;余小玉;沈丽梅;范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26 | 分类号: | H01M50/126;H01M50/129;H01M50/105;H01M50/121;H01M50/119;G06F30/10;G06F30/20;B32B27/36;B32B7/12;B32B27/08;B32B27/34;B32B15/20;B32B15/088;B3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 地址: | 21555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塑膜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铝塑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铝塑膜设计:所述铝塑膜包括热塑性树脂层、保护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塑性树脂层和保护层之间的铝箔层;选择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铝塑膜的保护层;选择聚烯烃膜作为所述铝塑膜的热塑性树脂层;
步骤2.基于步骤1设计的铝塑膜进行铝塑膜冲压卷曲度预测,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采用下述公式计算铝塑膜的卷曲指数:
S=(TA*DA+TB*DB*3)/(TC*DC*2),其中TA、TB、TC分别为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聚烯烃膜的拉伸强度,DA、DB、DC分别为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聚烯烃膜的厚度;
步骤22.如果S小于等于阈值S1,则预测铝塑膜不会发生冲压卷曲;否则,则预测铝塑膜会发生冲压卷曲;
步骤3.如果步骤2预测铝塑膜不发生冲压卷曲则设计结束,否则回到步骤1重新设计铝塑膜;
冲压使用双坑126090型号电池冲深模具时,所述阈值S1的值为1.5;冲压使用双坑802030型号电池冲深模具时,所述阈值S1的值为1.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的表面经钝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的层与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粘接,所述胶黏剂为聚氨酯类或者丙烯酸类胶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与保护层通过聚氨酯类胶水粘接,所述铝箔层与热塑性树脂层之间通过丙烯酸类胶水粘接。
5.一种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包括热塑性树脂层、保护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热塑性树脂层和保护层之间的铝箔层;所述铝塑膜的保护层为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铝塑膜的热塑性树脂层为聚烯烃膜;所述铝塑膜满足以下条件:S=(TA*DA+TB*DB*3)/(TC*DC*2),S小于等于阈值S1,其中TA、TB、TC分别为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聚烯烃膜的拉伸强度,DA、DB、DC分别为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聚烯烃膜的厚度;冲压使用双坑126090型号电池冲深模具时,所述阈值S1的值为1.5;冲压使用双坑802030型号电池冲深模具时,所述阈值S1的值为1.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3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OC简易分析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运算装置、方法、介质及计算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