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783122.2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中电耐磨耐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5/02 | 分类号: | F23M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郝静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垃圾 焚烧 电锅 拉钩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及使用方法,属于拉钩砖技术领域,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包括下砖体,所述下砖体的内部开设有下凹槽,该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及使用方法,插杆的顶端抵碰到第一半圆之后,使得第一半圆由倾斜状态变换至水平面垂直于地面,同时第一半圆在发生位置变换时拉动拉伸弹簧,第一半圆位于弧形槽的内部时,第一半圆受拉伸弹簧的带动,在弧形槽的内部进行转动,由于第二半圆与弧形槽之间活动连接,第一半圆在受拉伸弹簧的回弹之后带动第二半圆同步在弧形槽内部转动,将第一半圆卡合在弧形槽的内部,从而达到将耐火砖与拉钩砖进行稳定牢固连接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钩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些工业用炉内,需要在耐火砖墙体上放置拉钩砖,用于放置拉钩,传统的拉钩砖是两块砖组成,上下各有半孔,两块砖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孔,孔用于穿过拉钩,拉钩一端固定在砖体上,因此拉钩砖受到拉钩的拉力,容易发生移动,拉出墙体,并且由于拉钩在上下两块砖上施加的压力不同,两块砖相互之间也容易发生相对移动。
现有的装置存在拉钩砖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导致拉钩砖的稳定性差,使用效果不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拉钩砖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导致拉钩砖的稳定性差,使用效果不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及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高的垃圾焚烧炉发电锅用拉钩砖,包括下砖体,所述下砖体的内部开设有下凹槽,且下砖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内部开设有预留槽,且下砖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砖体,所述上砖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上凹槽,且上砖体远离第一上凹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上凹槽,所述第二上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上砖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远离上砖体的一侧设置有稳定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上凹槽的下方设置有拉钩,且拉钩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凸块的外部尺寸与的第二上凹槽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匹配,且上砖体通过凸块与下砖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活动框、挤压弹簧、齿纹、第一齿柱、第一轴杆、第一卡块、第二齿柱、第二轴杆和第二卡块,所述加固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框,且活动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活动框的内部设置有齿纹,且活动框的内部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柱,所述第一齿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且第一轴杆远离第一齿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齿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齿柱,且第二齿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远离第二齿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柱通过活动框与第二齿柱之间做相反方向的转动,且第一卡块通过第一轴杆与第一齿柱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并且第一卡块与预留槽的内部之间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稳定连接机构包括插杆、弧形槽、第二半圆、第二转轴、第一半圆、第一转轴、拨杆和拉伸弹簧,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杆,且插杆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半圆,且第二半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插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半圆,且第一半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半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拨杆,且第一半圆的外壁靠近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半圆通过第二转轴与插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半圆的外部尺寸与弧形槽的内部尺寸之间相吻合,并且第二半圆设置有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中电耐磨耐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中电耐磨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3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