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猪场污水生态处理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782614.X | 申请日: | 202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环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马腾飞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猪场 污水 生态 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猪场污水生态处理法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养殖场污水处理领域,将污水通过栅格池、各级生化池、多组人工湿地过滤池以及杀菌室,能够对废水进行不同的处理,栅格池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各级生化池以及多组人工湿地过滤池对废水中的有机废物进行分解,杀菌室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本发明通过采用微生物菌液,以曝气好氧/静置厌氧的新型处理方式(以下称“生态处理”或“生态处理法”),使污水中的氨氮、磷、COD等污染物,能在数天内得到有效处理,可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运营成本低廉(每吨污水处理成本约1~2元),水质稳定,可有效解决猪场污水治理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场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养猪场污水生态处理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絮凝处理。二、生化处理,其中絮凝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水分子脱离,让污水转化为“清水”。其缺点是运营成本高(每吨污水处理成本约4~8元或更高),单一絮凝处理后水中仍有较高的氨氮等,臭味依然较重,难以达到环保要求;而生化处理,主要通过好氧和厌氧(如:沼气池发酵或曝气池曝气)等方式降解氨氮及鳞、氮等水中污染物,使有害菌转化为无害菌,从而达到治污目的。其缺点是污水处理周期长,容易受水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处理效果可控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猪场污水生态处理法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猪场污水生态处理法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猪场粪液污水经管网汇流集中到集污池或沼气池;
S2:将集污池的污水经潜污泵抽到固液分离机进行干湿分离,粪渣外运做有机肥材料,污水流入格栅池;
S3:将格栅池设置三级鹅颈过滤,尾端设有不锈钢过滤网,通过多组多组三级鹅颈过滤,对污水中较大渣物进行隔离,避免让其流入一级生化池;
S4:将污水流入一级生化池,按比例加入培植好降解氨氮和磷、氮用的微生物菌液,进行48小时以上池底与水面曝气氧化,白天对污水进行曝气,夜晚对污水进行静置,污水氨氮臭味经曝气后基本消失,各项指标数值降低,污水也由黑灰色转化为红褐色;
S5:一级生化池完成处理静置沉淀6小时后,将池底3/4以上污水引流至袋式过滤器过滤;
S6:将污水经隔渣过滤后引流至二级生化池,按比例添加具絮凝降解作用的微生物菌,并进行48小时池底与水面曝气,氨氮味与污水颜色进一步改善;
S7:二级生化处理完成静置沉淀6小时后,污水再进行通过人工湿地过滤池A进行隔渣过滤;
S8:过滤后的水引流入三级沉淀池,曝气12小时、沉淀6小时;
S9:将三级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引流入人工湿地池过滤池B,经过滤后的水基本与清水无异,无臭无色无味,但仍存在较多的粪大肠菌;
S10:将人工湿地过滤后的水通过带有紫外光杀菌消毒设备引流入杀菌消毒池,并按比例投加二氧化氯进行彻底杀菌消毒;
S11:将经杀菌消毒的水引流入清水池,可作为回用水或达标排放。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栅格池位于地面下方,且栅格池内部依次开设有过滤隔间,且每组过滤隔间内壁皆安装有鹅颈过滤,每组鹅颈过滤的高度依次降低,且位于最下方的鹅颈过滤外侧安装有过滤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生化池的上端开口面积大于生化池底端面积,且生化池底端安装有多组微孔曝气盘,生化池的内部水面上安装有旋转式增氧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环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环丰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826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用芽孢杆菌液态菌剂的保存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冷壁中间集箱系统





